基于“松紧结合”思路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t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基于“松紧结合”思路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颈型颈椎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依据。  方法:  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选择2016年6月~2017年9月期间就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松紧结合”思路指导下的治疗:(1)针刀松解:上项线在枕外隆突左右旁开1.5cm点(松解上斜方肌在枕骨的附着点)、C1-3横突后结节(松解斜角肌和肩胛提肌在横突的附着点)、C2棘突(松解上斜方肌在棘突的附着点)、C7棘突左右旁开1.5cm点(松解上斜方肌与肩胛提肌肌腹间的交错点);双侧肩胛上角点(松解肩胛提肌在肩胛上角的附着点),通过对上述点的针刀治疗以松解紧的软组织;(2)颈部功能锻炼治疗:采用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以增强无力的软组织。对照组采用依据“弓弦、网眼理论”指导下的治疗:(1)针刀松解:在上项线上枕外粗隆中点及向两侧各旁开2.5cm、5cm处选点组成“T”横线上的5个点,分别为枕骨下肌群(头后大小直肌、头上下斜肌)、项韧带、头上斜肌、头颈夹肌、头最长肌及胸锁乳突肌等在枕骨面的止点。选择C3-C7棘突顶点组成“T”竖线上5个点,分别为项韧带、头夹肌、斜方肌、颈夹肌等肌肉在棘突的起点,通过对上述点的针刀治疗以整体松解颈椎的病变软组织;(2)颈部功能锻炼治疗:采用颈部“米”字操。两组针刀松解治疗结束后均配合相同的手法。疗程为两组针刀治疗1次/周,3次为一疗程;功能锻炼每天分早中晚做3次,每次5-10min,3周1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并对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测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组内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治疗1周、治疗3周、治疗3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均较前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组间比较,在治疗1周末、3周末,3月治疗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两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组内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治疗3周、治疗3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颈椎活动度均有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组间比较,在治疗3周末、3个月,治疗组颈椎活动度增加均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  4、两组治疗后颈椎曲度进行组内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治疗3月与治疗前比较,颈椎曲度有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颈椎曲度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颈椎活动度增加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  5、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组间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90.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松紧结合”思路指导下的颈型颈椎病治疗,对比“弓弦网眼”理论指导下的治疗,能够更有效地缓解颈部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增加颈椎生理曲度,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任务概念及分类、任务驱动教学的内涵入手,剖析了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任务优化的策略,以促进任务驱动教学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课程 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设计 任务优化    一、相关概念    (一)任务的概念及分类。  计算机课程中的任务特指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的某个或多个实际问题[1]。任务可以分为封闭型任务和开放型任
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建立正常舌象图像数据信息,观察不同疾病、不同证型在辨证治疗干预后舌象图像的变化及其不同证候舌象图像与疗效间的对应关系,探讨建立基于舌象图像分
摘要: 本文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必然性入手,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自主学习 主体特征    一、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必然性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它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
《古田党史资料》1986年第4期刊载史文文章《试论“澄洋暴动”的成功与不足》。该文认为,1947年4月9日,闽浙赣区党委在古田县东部成功地发动了著名的“澄洋暴动?,一举揭开了
目的:  筛选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IG)疗效差异的受试者,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
保健体育课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对伤、残、病、体弱学生身体和心理进行调整的重要使命。面对这个特殊的保健群体,高校应积极而有效地进行身体和心理康复教育,为此,我们对高校保健课教学的现状和我院保健班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分析,试图通过构建“自主康复”教学策略模式,推动高校保健体育教学的深入发展。    1.自主康复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我们对河北省
摘要: 本文作者紧抓《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特点,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大胆的创新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接口技术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加深了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机接口技术》 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    《微机接口技术》是一门计算机应用专业(控制方向)的必修课,是《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
摘要: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其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在计算机科学中许多有深度的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学生今后从事理论研究、应用开发、技术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作者结合了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新思路。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数据结构 实践教学 方法 应用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重
摘要: 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本文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从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优化、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以及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总结。  关键词: 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它也是一项復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合理地设置课程、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及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多个环节。    1.
目的: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研究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总结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为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临床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