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激发态的粲介子和粲奇异介子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吸引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实验上关于这些共振态粒子的发现层出不穷。最近几年,两个新的共振态DsJ(3040)+和DJ(3000)0分别在BarBar实验组和LHCb实验组上被探测到,这两个共振态被广泛认为是2P波的粲介子和粲奇异介子。目前2P波的重轻介子谱中,除了粲夸克偶素和底夸克偶素外,没有其他2P态粒子被确认。对这两个粒子的研究将极大的丰富我们对高P波粒子的理解和对非微扰QCD的理解。 在假定这两个共振态粒子具有1+′态的量子数后,我们运用瞬时BS方程计算求解了BS波函数,由不同的有效拉式量给出不同反应过程的衰变振幅以及对应的形状因子,运用混合公式对1+态的初末态粒子进行混合,最终给出了这两个共振态粒子的一些可能的OZI允许的强衰变道的衰变结果。结果显示,对于DJ(3000)0粒子,其强衰变宽度之和约为191.6 MeV,和实验值的中心值188.1 MeV非常接近,而对于DsJ(3040)+粒子,我们的理论预言宽度约为157.4 MeV,和实验值的中心值239 MeV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和其他理论预言值相比,我们的结果和其他模型给出的结果较为一致。因此,从强衰变宽度的角度来看,对于DJ(3000)0粒子,其和1+′态的假定符合的较好,而对于DsJ(3040)+粒子,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研究,包括理论上的进一步计算,以及实验上更加精确的测量。由于2P波粒子的质量较大,OZI允许的强衰变反应道较多,不同反应道之间的大小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挖掘的方向,我们给出了不同强衰变分支比的大小,这对于未来实验探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粲介子和粲奇异介子的的1+态粒子都只发现了一个,另一个都尚未发现,关于其强衰变宽度的计算将有助于确定2P1+态粒子的混合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