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食管癌的发病率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食管癌的就诊人数在逐年上升。治疗食管癌的方法多年来变化不大,手术切除仍然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食管癌手术的比例也随之增多。然而食管癌患者一般都有进食障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加之原发肿瘤消耗,术后又需禁食,故患者的营养失调应特别关注。近年来研究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治疗,尤其是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文献较多,而老年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特别是术前使用肠内营养治疗的报道极少。本研究旨在探讨:①能客观反映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工具;②何时何种途径营养治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及防治并发症获益更大;③观察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资料与方法本研究总结2006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浙江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113例。入院时给予营养状况评估,分别采用NRS-2002和NRI作为评估工具进行营养风险测评,并进行比较。根据NRI测评结果分成4组进行营养治疗的对照研究。组1(n=16):无营养不良患者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TPN)治疗;组2(n=27):存在轻到中度营养不良患者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TPN)治疗;组3(n=25):无营养不良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肠外营养(EN+PN)治疗;组4(n=45):存在轻到中度营养不良患者术前5-7天给予肠内营养液口服治疗,术后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术前EN,术后EN+PN)治疗。分别于入院时(营养治疗前)、术后第3天、第7天测量患者体重、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并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大部分老年食管癌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两种营养状况评估工具比较显示,根据NRS-2002筛查结果,几乎所有的老年食管癌患者都存在较严重的营养风险,而NRI能较客观地反映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分组进行营养治疗比较提示:术后给予EN治疗组肠道功能恢复早于TPN组;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前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统计学意义,血清白蛋白组间比较P<0.05,并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老年食管癌患者应用EN治疗时腹胀、腹泻等症状发生率较高,使得EN的用量受到限制,但减缓营养液滴速及适当加热可使症状得到缓解,能量不足部分可经肠外途径补充。结论1.老年食管癌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前营养状况评估以NRI测评比较客观真实。2.对于存在营养状况不良的患者,术前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抗风险的能力。3.术后给予EN治疗与TPN治疗比较,EN治疗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4.老年食管癌患者应用EN治疗时腹胀、腹泻等症状发生率较高,按摩腹部、减缓营养液滴速及适当加热可使症状得到缓解;因症状改善不明显而限制EN用量者,可经肠外途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