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子计数的单像素成像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像素成像,是近些年来科研工作者提出的一种新奇的计算成像方案,采用一个不具备空间分辨能力的光电探测器来获取图像。与面阵探测器相比,单像素探测器具有更宽的光谱响应范围、更高的探测灵敏度以及更精确的时间分辨率。因此,在非可见光波长成像、多光谱成像、极弱光成像以及三维成像等应用场景中,单像素成像有着独特的优势,受到的关注逐步增多。本文探讨了单像素成像的基本原理,并利用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TCSPC)技术,实现了基于光子计数的单像素成像。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介绍了单像素成像原理和TCSPC技术,重点阐述了基于哈达玛变换的单像素成像原理和基于零光子计数的单像素成像原理,简单介绍了两种常用的单光子探测器——光电倍增管和单光子计数模块,并对TCSPC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2)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微镜器件(DMD)进行调制,TCSPC进行光子计数探测的灰色单像素成像方案,在极弱光条件下实现了单像素成像。利用TCSPC技术获取光子到达时间统计直方图,估计测量光强。通过哈达玛单像素成像原理获得物体的空间分布信息,并讨论了改变投影速率、测量方法对成像速度和质量的影响,最后对成像系统的抗噪能力进行了分析。(3)在基于光子计数的灰色单像素成像基础上结合时分复用的思想,实现了基于光子计数的彩色单像素成像方案。此方案充分利用了TCSPC的时间分辨能力,在单轮测量中只使用一个单光子探测器来获取极弱光条件下的全彩色图像,并讨论了通过高速投影、单步测量和欠采样的方法来提高成像效率。(4)提出了一种极弱光条件下基于零光子计数的单像素成像方案。此方案利用零光子计数手段来重建图像。实验采用DMD加载二值随机测量矩阵对目标物体进行调制,经调制后的激光束对每个测量矩阵进行多次重复探测,TCSPC给出探测到的光子次数。筛选并保留零光子计数值对应的测量矩阵,将保留的测量矩阵求和,即可得到目标物体重建图像。
其他文献
最近,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TLAS和CMS探测器实验组报道了具有轻子味道破坏(LFV)的125 GeV Higgs玻色子衰变过程h→eμ、h→eτ和h→μτ的分支比的最新实验上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选择在具有局域B-L规范对称的标准模型的最小超对称扩展模型(B-LSSM)的理论框架下探讨具有轻子味道破坏的Higgs玻色子衰变过程h→eμ、h→eτ和h→μτ。与最小超对称模型相比,B-LS
学位
硒化铅(PbSe)在中温区(500~800 K)具有优异的热电性能,其热电性能可以和PbTe的热电性能相媲美。近年来,对其块体热电性能的调控研究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当前国内外对PbSe块体材料的研究较多,但关于薄膜材料的研究较少。相比于三维块体材料,二维的薄膜材料制作工艺简单,性能调控自由度多,同时二维薄膜还可以在柔性衬底上制备,其在微器件领域、可穿戴器件以及热障涂层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学位
热电材料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一类重要的绿色能源材料,热电材料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硒化亚铜(Cu2Se)是一种典型的类液态热电材料,其组成元素绿色无毒、价格低廉且在地壳中储量丰富,是近年来热电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国际上对Cu2Se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块体材料性能优化上,而对薄膜材料的研究非常少。与三维块体材料相比,二维薄膜材料在热电
学位
CsPbI3无机钙钛矿因其带隙精准可调、化学成分稳定性好以及合成工艺简单等特点得到广泛关注。目前,Cs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超过20%。钙钛矿薄膜表面和界面的缺陷易产生非辐射复合,也导致电池开路电压损失较大,因此缺陷钝化是提高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和PCE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CsPbI3钙钛矿薄膜的表面缺陷及其钝化机制展开研究。(
学位
热电材料可应用热电转换技术(温差发电技术)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直接转换,具有安静、可靠、易维护和体积小等优点,在工业废热以及生活余热发电等绿色环保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PbSe基热电材料的热导率较低、熔点(1340 K)较高、组元廉价且拥有与Pb Te相似的能带结构,是一种富有发展前景的中温区热电材料。热电材料的转换效率与平均热电优值(ZTavg)成正相关,但是通过对国内外关于PbSe基热电材料
学位
Pb(Zr,Ti)O3铁电电容器由于具有较高的剩余极化强度、较小的矫顽电场,非常适用于制备铁电随机存储器。铁电电容器的性能与界面、电极材料有关,研究发现用Pt作电极的Pb Zr0.4Ti0.6O3(PZT)电容器存在明显的疲劳现象。本论文在Hf0.5Zr0.5O2(HZO)铁电电容器基础上,研究了Pt/PZT/Pt电容器电极界面处引入HZO超薄薄膜以及不同电极材料对PZT铁电电容器结构和物理性能的
学位
自21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为此人们开始大力探寻新型绿色能源。热电技术是一种半导体温差电技术,利用材料的Seebeck效应可以实现热能向电能的转换,利用Peltier效应可以实现电致冷效果。(Bi,Sb)2Te3基材料是研究较早、应用最广泛的近室温材料之一。随着热电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制备工艺的进一步完善,(Bi,Sb)2Te3基材料的热电性能被不断
学位
光电探测器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在国防、科技、生物传感、国民经济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传统光电探测器多基于无机半导体构建,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制备条件苛刻和需要外部供电等挑战。近年来,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以其优异的性质受到光电探测领域广泛关注。尤其是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以其制备简单、性能优异、环境稳定性高和光电性能的可调谐性成为了构建具有高稳定性、高探测性能光电探测器的理想材料。由于长
学位
硒化铅(PbSe)由于具有可调谐的带隙(0.28-1.2 e V)和较大的载流子迁移率,是一种优异的半导体热电材料。近年来,通过各种手段的调控,PbSe材料的热电性能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中温段(500-900 K)内高效的热电材料之一,可与碲化铅(Pb Te)材料相媲美。与块体材料相比,薄膜与现代半导体技术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在热电器件的构造和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PbSe在低温范围(300-
学位
铁电材料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材料,由于在铁电材料内部铁电畴中具有着大量自发极化的电偶极子,能与力、热、光、电等发生相互作用,所以铁电材料除了具有铁电性以外还有着压电性、热释电性等物理特性,从而极大拓宽了铁电材料的应用范围。但是目前使用较多的铁电材料多为铅系材料,含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所以对无铅铁电材料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铁电材料Na0.5Bi0.5Ti O3(NBT)的启发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