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用黄瓜单作、西芹单作为对照,黄瓜与西芹间作为处理,在黄瓜西芹分别育苗,定植共生60天后开始取样,每隔十天取一次,连续取四次,对三种种植模式下土壤中蔗糖酶、淀粉酶、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以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脲酶活性测定中,第一次取样时期,黄瓜与西芹间作的脲酶活性高黄瓜单作13.39%,但差异不显著;第二、三次取样时期,黄瓜与西芹间作的土壤中脲酶活性分别比黄瓜单作低18.31%、26.13%,差异显著(P<0.05):第四次取样时期,黄瓜与西芹间作的土壤中脲酶活性比黄瓜单作低29.46%,差异极显著(P<0.01)。2.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中,第一、二次取样时期,黄瓜与西芹间作的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比黄瓜单作低86.42%、66.04%,差异极显著低于(P<0.01);第三次取样时期,黄瓜与西芹间作的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比黄瓜单作低34.21%,差异显著(P<0.05);第四次取样时期,黄瓜与西芹间作的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比黄瓜单作高3.35%,但差异不显著。3.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测定中,第一次取样时期,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比黄瓜单作低36.00%,差异不显著;而第二、三、四次取样时期,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别比黄瓜单作低86.27%、62.11%、60.54%,差异极显著(P<0.01)。4.三种种植模式下,根系土壤中蔗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蛋白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处理与对照差异都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