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腹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对象与方法】选取2017-03至2018-09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妇产科经临床和超声检查确诊73例子宫肌瘤患者(共88枚肌瘤)及2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纳入本研究,通过计算子宫肌瘤的消融率评价术中消融效果。于RFA术后1、3、6、12个月随访比较子宫肌瘤或子宫体积变化,贫血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术后6月子宫肌瘤症状及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UFS-QOL)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子宫腺肌症患者痛经评分情况,评估临床治疗疗效,观察并记录患者随访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1、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共73例患者,年龄由26岁至55岁不等,平均(44.1±4.6)岁;消融处理的子宫肌瘤共计88枚,肌瘤均径15.7~87.4mm,平均(46.5±14.3)mm。靶肌瘤平均消融率为92.8%。术后1、3、6、12个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3.9%、52.2%、61.2%和64.7%。随访期间进行子宫肌瘤体积的测量、贫血患者复查血红蛋白的含量、UFS-QOL调查问卷中SSS和HR-QOL两部分的评分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RFA,52.1%患者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阴道出血、阴道排液、下腹痛和月经过多,大部分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均可缓解。两例黏膜下肌瘤患者排出肉样组织,其中一例发热,抗炎治疗,肌瘤组织排出后好转。2、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研究:本组共23例患者,年龄28~49岁,平均(40.8±5.8)岁;消融处理的子宫壁厚度为38.2~70.4mm,平均(51.3±8.6)mm;平均子宫体积(276.2±91.8)cm~3。术后1、3、6、12个月子宫体积缩小率分别为19.5%、28.9%、38.6%和37.0%。治疗后随访期间复查子宫体积、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定量、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RFA,52.2%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阴道排液、阴道出血和月经紊乱,大部分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均可自行缓解。【结论】射频消融子宫肌瘤和腺肌症疗效确切,消融后子宫或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月经过多、痛经、贫血等临床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射频消融子宫肌瘤和腺肌病是一种可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射频消融治疗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子宫肌瘤和腺肌症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推广应用,使更多的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