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效价对解释水平影响及其与心理距离的交互作用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解释水平理论,心理距离对解释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即远心理距离将促使人们倾向于采取高解释水平,近心理距离将促使人们倾向于采取低解释水平。心理距离主要包含了四个距离维度,即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和假设性概率,四种距离维度之间具有潜在的、自动化的、相似性联系。大量研究表明,心理距离除了包含上述四种距离维度之外,还扩展到了社会权力、所有权与交易、新异性等领域。另外,已有研究表明,消极情绪促使人们采取低解释水平来表征客体事物,并且情绪强度的增加会较少感知到的心理距离。但是目前并没有研究直接考察情绪效价与解释水平理论之间的关系,更缺乏将情绪效价与心理距离概念相结合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主要考察情绪效价对解释水平的影响作用,以及情绪效价与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中,实验一通过视频情绪诱导法,诱导被试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并采取单因素三水平(情绪效价:高兴、中性、悲伤)被试间设计,考察被试在不同情绪体验下所采取的解释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验二通过情景想象任务诱导被试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并加入了心理距离因素,采取2(心理距离:远、近)×3(情绪效价:高兴、中性、生气)被试间设计,考察被试在不同情绪体验和心理距离条件下所采取的解释水平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   1、情绪效价对解释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即积极和中性情绪促使人们采取高解释水平,消极情绪促使人们采取低解释水平。   2、心理距离与情绪效价间交互作用显著,即情绪效价对解释水平的影响作用受心理距离的影响。与近心理距离条件下的被试相比,远心理距离条件下,消极情绪诱导组被试将倾向于采取高解释水平。
其他文献
任务转换是个体按照情境线索,从一种任务转向另一种任务的转换加工过程。任务转换体现了个体认知灵活性,是我们生存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但是个体如何在任务之间发生转换,
全民健身路径作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城乡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在城市的覆盖面不断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