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对信息作出甄别和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以及信息安全、信息产权等信息文化意识是21世纪必备的素养,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翻转课堂“信息化学习前移”的教育理念为有效达成这些培养目标提供了一种实践新思路,而“微课”及“在线平台”的应运而生也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本文以“翻转课堂”为教学的基本框架,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学习者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从课堂互动的原则、互动过程、互动策略等方面展开设计,以期指导信息教学实践和有效的促进学生深层学习的发生。具体而言,笔者针对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低效讲解和浅层的学习探究”以及“对学生差异性的怠慢和应对策略的低效”等不足,提出了课堂互动设计的五个原则:真实的问题、情境性、民主协商、学习支架、展示、反思;在此基础上创设了课堂互动的五个主要环节:形成性测试、答疑解惑、情境任务、展示汇报、学习反思;为了支持课堂互动的顺利展开,又介绍了互动课堂常用的策略及应用实例:协作学习策略、学习支架搭建策略、展示策略、反思策略;为了验证以上设计的实用性,笔者以A中学初二5班学生为教学实践对象,展开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和实践表明,基于翻转课堂的课堂互动学习设计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着潜在优势;互动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和生产性的提高;同时翻转课堂也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分享意识的提高。但由于实践时间较短以及自身经验有限,学生观点、技能、作品等表现的高阶思维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这使得课堂互动设计的教学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