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赣西北修水白岭地热区、汤桥地热区和奉新九仙汤地热区的多处温泉资料,对这三个地热区的地下热水的水化学成分、δ18O和δD值、氚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并通过Phreeqc程序对以上三个地热区进行了矿物平衡分析,通过Aquachem程序对该区地下热水在向上迁移过程中的混合作用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地热区的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属大气降水补给,其补给高程分别:修水白岭抗日温泉地下热水的补给高程范围约为849~116 m、修水汤桥温泉地下热水的补给高程范围是828~1014 m、奉新九仙汤温泉的补给高程范围是656~906 m。地下热水年龄范围分别是修水白岭抗日温泉区是22~71 a,修水汤桥温泉区是5~67 a,奉新九仙汤温泉区是4~26 a。地下热水主要为HCO3-Na型水和Na-HCO3-SO4型水。这三个地热区地下热水均与围岩未达到完全平衡,只有极少数矿物,如石英、玉髓、方英石、方解石等与热水在一相近的温度范围内达到平衡。其中奉新九仙汤温泉中的JX2号点水样缺乏铝的数据,因而造成平衡模拟过程中铝硅酸盐及其它含铝矿物的缺失,给结果的可靠性带来了不良影响。通过各地球化学温标计算结果表明,玉髓温标计算结果更符合江西省中低温热水深部热储温度的实际情况,而Na-K、Na-K-Ca等阳离子温标计算出的热储温结果表明他们不适合于赣西北中低温地热系统热储温度的计算。玉髓温标计算的修水白岭抗日温泉的热储温度范围是82~107℃,修水汤桥温泉的热储温度是115℃左右,奉新九仙汤温泉的热储温度范围是73~86℃。从以上的研究结果并综合当地条件以及温泉钻孔的用水量,可以发现上述三处地热区温泉均有较好的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