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内容知识”(SMK)和“教学内容知识”(PCK)一直都是研究教师知识分类的核心内容。在数学教育领域,SMK和PCK的概念也逐渐被精细化,美国密歇根大学的Ball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提出的“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简称MKT理论)已成为研究数学教师知识的热点问题。MKT理论将SMK与PCK整合起来,将二者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将数学教师知识分为六个知识子类,从动态与静态两种角度对数学教师的知识展开研究,这一理论创新对于整体提升数学教师的素质和数学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选取任教于大连市某高中高一年级的两名数学任课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一位是入职不满一年的新手数学教师,另一位是有着二十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且工作业绩突出的经验数学教师。以两位教师对高一(上)新教材中数学必修一、必修二中函数部分的施教过程为研究载体,采用文献分析法、视频录像分析法、文字实录法、课外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借助MKT量化分析量表和MKT各子类的水平观测标准,对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的MKT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希望通过比较研究,帮助新手教师找出自己与经验教师的差距,促进新手教师更好、更专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相关结论:(1)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在CCK方面表现得最好,在HCK方面表现都有所欠缺,经验教师优于新手教师。(2)新手教师的MKT各知识子类发展不均衡,并且与经验教师的知识子类水平相差较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使新手教师更好的发展,尽快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以MKT理论作为评课或课后反思的框架,使新手教师能够全方位细致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细节,从而促进数学教师的发展。(2)建立优秀教师的MKT案例库,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按照MKT理论框架分类保存下来,形成优秀教师的MKT资源库,放在网络平台上供教师随时下载学习。(3)以MKT理论框架为指导,丰富职前教师的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师职前教育,以培养出具有完善知识储备的、合格的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