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医生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困境与对策——以卓越实验班人文素质培养为例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igh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缺陷、时代发展对医学教育的挑战以及前所未有的医患关系紧张局面无疑构成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出场背景。2012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教育改革精神,紧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的医疗体制改革步伐,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的综合改革,教育部、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适应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强化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同时强调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高尚的医学人文素质。  卓越即为更优秀,超出一般与平庸,达至出色与更好。因此,“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的医学人才在医学知识技能、医学人文素质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2012年“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各试点医学院校针对医学生医学知识、技能培养的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已广泛开展,但针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提高方面的改革和措施相对滞后。在访谈中某些参与试点学校卓越班教学的人文课教师竟不知自己上课的班级是卓越实验班,也不了解“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缺陷致使培养人才的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再加上高科技发展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医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也令人堪忧。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医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实现“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医生的需求,是值得医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本文以“卓越医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困境与对策”为研究内容,充分运用文献研究、实证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形成了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然后对相关概念进行解读,紧接着对医生人文素质变迁进行历史回顾。在此基础上又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从辽宁省首批成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的三所医学院校入手,了解卓越医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现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后归纳出卓越医生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困境是:卓越医生教育中对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缺少卓越的教育理念指导;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质量缺少有效的措施保障;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提升缺少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缺少优良环境的支持。最后提出卓越医生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对策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卓越教育理念,引领卓越医生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卓越医生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核心;高素质师资队伍,卓越医生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保障;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医生医学人文执业能力。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美育教育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断提升个人审美素养的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审丑”现象,并且这一现象
心灵和意识问题不仅是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中心问题,更是当代心灵哲学与脑科学研究的前沿性课题。20世纪以来,在对意识研究的潮流中,许多著名的哲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原创媒介理论思想家,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地球村”等理论在电子时代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已然成为现实。人们生活在一个由媒
2007年8月14-24日,应俄罗斯建筑业协会和捷克中国商会的邀请,由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组织的建筑工程定额管理考察团,赴俄罗斯、捷克两国进行了考察访问.考察工作经过多方的努力,
“行动”是阿伦特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是理解她全部思想的关键。阿伦特通过对行动的推崇,来反对西方传统哲学中对积极生活的忽视及与此相应的对沉思生活的迷恋。行动不同于为生活
本文在克拉克等学者提出的创业型大学概念的基础上,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个案对美国创业型大学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作者首先通过将创业型大学与其他类型的大学作比较,总结出了创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