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场强震资料的汶川地震破裂过程反演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yfou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大地震发震断层复杂、破裂尺度大、强震动影响范围广,其震源过程的研究对于揭示大地震断层破裂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震后,一些研究小组基于远场长周期波形观测资料反演了断层破裂过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震源破裂持续时间长达100s,较大错动量的主要区域分布在北川、映秀附近。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对于汶川地震震源特性的研究都是基于远场长周期波形数据进行的,由于选取的频率上限较低难以揭示更为精细的震源破裂过程。汶川地震中,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记录了大量的近场强震记录。同时,震后调查获得了大量地表破裂数据。本文基于近场的48个强震台记录并结合地表破裂条件,采用非负最小二乘法和多视窗技术,对震源过程进行了反演,就其静态和动态破裂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反演的断层模型中,考虑了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同时发震,同时利用两段不同倾角的断层模拟了中央断裂曲面断层的影响。反演结果显示的主要结论如下:(1)汶川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异常复杂,震源总破裂持续时间长达90s,并且断层的北部区域的破裂速度普遍高于南部区域,其平均破裂速度在3.1km/s左右。(2)静态破裂分析显示,主要错动发生在断层倾向深度15km以上的浅层区域,在中央断裂的中北部区域的映秀附近,汶川附近和北川附近形成3个明显的Asperity,最大的错动量为8.2m发生在映秀附近;前山断裂倾向深度10km以上的浅层区域存在两个小的Asperity,最大错动5.2m出现在汶川附近。(3)动态破裂分析显示,破裂波前十分不规则,破裂从震源开始向东北和西南双向扩展,断层面上的南北两个部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破裂状态。断层的中北部区域滑移速率普遍较大,总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特别是映秀附近的Asperity区域的破裂持续时间长达30s以上,并伴随着断层的破裂停顿和重复破裂;而断层南部区域滑移速率普遍较短,总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从动态破裂过程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些Asperity区域的破裂持续时间较长,大多超过了25s,子断层的最大滑移时间发生在中央断裂映秀附近,长达58s。本文的研究结果提高了汶川地震破裂细节的认识,同时反演所得震源模型也可用于模拟汶川地震近场强地面运动。
其他文献
热电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Mg2Si基半导体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经济、无毒和具有较高的热电性能,被认为是很有潜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清洗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清洗已成为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是一项非常繁重而且危险的任务。 利用无线
初中语文教师要设计优化的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科素质,重视语文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本文以初中语文为载体,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对探析趣味性初中
语文教学并非只为完成让学生识字、理解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思想感情的任务,这样无疑是应试教育.在这个科技一日千里、互联网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有大局观,综合素养过硬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诸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的接入到配电系统中。由于太阳光照强度和风速的随机变化,使分布式电源的出力随机波动,从而造成的系统电压越限等问题日益凸显。目前配电网的潮流计算大多是采用前推回代等确定性潮流计算方法,然而随着众多出力随机波动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主动配电网的潮流计算从本质上变成了一个概率潮流计算,这就要求必须能给出电网状态如节点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式的选择对于学生来说起着关键性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应效用是多方面的,从学生的角度,能锻炼他们提升团队合作的能力,强化学生之
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传统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新能源逐渐替代传统能源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太阳能以其资源丰富、廉价、无污染等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是当下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小学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时代发展需要又是刻不容缓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