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大地震发震断层复杂、破裂尺度大、强震动影响范围广,其震源过程的研究对于揭示大地震断层破裂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震后,一些研究小组基于远场长周期波形观测资料反演了断层破裂过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震源破裂持续时间长达100s,较大错动量的主要区域分布在北川、映秀附近。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对于汶川地震震源特性的研究都是基于远场长周期波形数据进行的,由于选取的频率上限较低难以揭示更为精细的震源破裂过程。汶川地震中,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记录了大量的近场强震记录。同时,震后调查获得了大量地表破裂数据。本文基于近场的48个强震台记录并结合地表破裂条件,采用非负最小二乘法和多视窗技术,对震源过程进行了反演,就其静态和动态破裂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反演的断层模型中,考虑了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同时发震,同时利用两段不同倾角的断层模拟了中央断裂曲面断层的影响。反演结果显示的主要结论如下:(1)汶川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异常复杂,震源总破裂持续时间长达90s,并且断层的北部区域的破裂速度普遍高于南部区域,其平均破裂速度在3.1km/s左右。(2)静态破裂分析显示,主要错动发生在断层倾向深度15km以上的浅层区域,在中央断裂的中北部区域的映秀附近,汶川附近和北川附近形成3个明显的Asperity,最大的错动量为8.2m发生在映秀附近;前山断裂倾向深度10km以上的浅层区域存在两个小的Asperity,最大错动5.2m出现在汶川附近。(3)动态破裂分析显示,破裂波前十分不规则,破裂从震源开始向东北和西南双向扩展,断层面上的南北两个部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破裂状态。断层的中北部区域滑移速率普遍较大,总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特别是映秀附近的Asperity区域的破裂持续时间长达30s以上,并伴随着断层的破裂停顿和重复破裂;而断层南部区域滑移速率普遍较短,总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从动态破裂过程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些Asperity区域的破裂持续时间较长,大多超过了25s,子断层的最大滑移时间发生在中央断裂映秀附近,长达58s。本文的研究结果提高了汶川地震破裂细节的认识,同时反演所得震源模型也可用于模拟汶川地震近场强地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