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整理以及对新发现的布拖黑绵羊和贾洛藏系绵羊新资源生产性能的测定,从而对四川绵羊资源做了进一步的整合处理。川西南山地区主要分布有山地型藏系绵羊和凉山半细毛羊,还有新发现的纯黑色的基因资源(暂名-布拖黑绵羊);西部高原区主要分布着高原型、山谷型藏绵羊以及最近发现的贾洛藏绵羊。在这两个区域内有关新发现的布拖黑绵羊和贾洛藏系绵羊的研究还是比较少。为了探明这两种新的绵羊资源的生产性能特性以充实四川绵羊资源库我们分别作了试验。为了探明布拖黑绵羊的屠宰性能及肉质特性,随机选用地方品种羊(暂名-布拖黑绵羊)以及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凉山半细毛羊与本地绵羊杂交后得的白色个体)的周岁母羊各5只对它们的体尺、屠宰性能、肉质性状、氨基酸及矿物质成分以及挥发性成分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胸围、屠宰前活重、胴体净肉重和GR值这四项指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布拖黑绵羊,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棕榈烯酸、豆蔻酸、硬脂酸、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亚油酸等构成,其中布拖黑绵羊肌肉中亚油酸含量显著性(P<0.05)的高于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其它脂肪酸含量两种羊差异不显著(P>0.05);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肉中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丰富,总量均高于布拖黑绵羊;改良羊肉中的组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达到了理想蛋白质氨基酸的比例,并且钙、磷含量显著地高于布拖黑绵羊(P<0.05),而布拖黑绵羊肉铜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凉山半细毛羊改良羊(P<0.01)。为了探明贾洛藏系绵羊的生产性能及肉质特性,随机选用成年贾洛藏系绵羊和阿坝本地绵羊的成年母羊各5只对它们的体尺、屠宰性能、肉质性状、氨基酸及矿物质成分以及挥发性成分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贾洛藏系绵羊的胸深、屠宰率、净肉率这三项指标显著低于本地绵羊,而皮宽指标贾洛藏系绵羊显著高于本地绵羊,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贾洛羊和本地羊的氨基酸组成中9种必须氨基酸占肉样的比列都是前者低于后者,且只有组氨酸占蛋白质的比例(贾洛2.44%、本地2.4%)要高于或等于理想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2.4%;贾洛藏系绵羊中矿物质元素中只有钙的含量显著地高于本地绵羊(P<0.05),其他元素两种羊差异不显著(P>0.05)。四川绵羊资源总体上体质结实,结构均匀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被毛颜色白色居多,只有新发现的贾洛藏系绵羊为白褐相间,布拖黑绵羊为黑色被毛。生长发育方面贾洛藏系绵羊的体尺指标在本地及培育品种中占比较大的优势。繁殖性能方面凉山半细毛羊及引入品种较好,外来引入品种湖羊的初情期和性成熟期最早。产肉性能方面贾洛藏绵羊在宰前体重、胴体重和屠宰率这三个指标表现优异,特别是本地品种中屠宰率最高的也是贾洛藏系绵羊。产毛性能中培育品种凉山半细毛羊的性能较好,其净毛率达到了67%,凉山半细毛羊的羊毛长度要低于边区莱斯特羊和林肯羊,但是高于罗姆尼羊、考力代羊、新疆细毛羊和茨盖羊。高原型西藏羊、湖羊和小尾寒羊有较高的皮用价值。在生理生化指标上,凉山半细毛羊、小尾寒羊以及贾洛藏系绵羊的体温和脉搏指数相差不大,但是凉山半细毛羊呼吸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羊;小尾寒羊血液中球蛋白含量要高于凉山半细毛羊;罗姆尼羊血液中红细胞数含量要高过凉山半细毛羊和小尾寒羊,白细胞数含量和血清总蛋白含量小尾寒羊是这三种羊中最高的。此次试验只是收集了布拖黑绵羊周岁母羊以及成年贾洛藏系绵羊母羊的部分生产性能及肉质特性数据,而后续对其按性别、年龄来划分收集其生产性能数据工作以及后面在基因、分子水平的研究会持续的进行着,同时对引进品种、凉山半细毛以及西藏羊在资源调查表中欠缺的部分也会持续的更新填补。四川绵羊资源调查描述表格的完善是后续四川绵羊资源库建立的基础,是为发掘、评估和利用四川绵羊资源做的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课题组将继续为完善四川绵羊资源调查表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