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I-P-O模型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以组织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和运动训练学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定性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运动队的团队效能进行基本的理论分析,构建了我国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中的部分环节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的提升策略。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运动队的属性表现为:业余性、事业性、竞技性和教育性。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运动队属于运动团队,不仅具有一般团队的特征,还具有区别于常规团队的独特特征,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团队绩效表现形式相对单一;(2)团队生命周期的循环性;(3)团队目标的多层次性;(4)高度的团队信任;(5)教练员在团队中扮演多重角色;(6)核心球员的独特价值与作用。2、集体球类项目的团队效能是指球队最终的产出的综合性反映,即球队产生了什么效果。它是一支球队表现出的一种团队能力和团队状态,是一支球队生存、适应、维持和发展的能力表现,它反映球队成员训练及比赛的努力程度和可持续性,是球队成绩长期、可持续提高的重要预测因素。3、我国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的团队效能指标应当包括内容性指标、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内容性指标界定为执教水平及行为和技战术水平及素养,过程性指标界定为团队承诺与合作满意度即球队生命力,结果性指标界定为竞技运动成绩和球队任务完成情况。4、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模型验证环节由四类变量组成,前因变量、过程变量、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前因变量包括团队目标明确度、团队信任、团队冲突和教练领导力;过程变量包括团队信任和团队学习;中介变量包括团队凝聚力;结果变量包括球队生命力和球队绩效。5、高校高水平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假设模型主要由外部环境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球队成员心理特征要素和结果要素等5类要素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