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备制造业是整个制造业的母机,在制造业领域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命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在国际领域竞争力不足,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意识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孱弱,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我国装备制造业当前技术效率的高低以及影响因素的作用的大小。创新价值链的意义在于摒弃了对于创新的传统认知,即单一单向单阶段的投入产出,而是基于创新价值链的三阶段理论,将创新的过程分解为研发阶段、物化阶段与价值化阶段的过程,而在实际国民经济生产中,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多阶段、多投入、多产出的过程,彼此之间的环环相扣,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分析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效率更贴近实际,更加具有指导意义。首先,对创新价值链、技术效率等概念进行了文献梳理;其次,探究了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的作用机理,并剖析了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再次,针对文章研究的主题,确定了实证方法与指标体系的构建;从次,是文章的主体实证部分,主要基于2008-2018年的数据从行业视角出发,使用DEA模型对我国装备制造业2009-2017年创新三个阶段的投入产出的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计算出了三个阶段的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对各个子行业的技术效率的高低结合实际情况作出了阐明与理论分析。为了进一步探究各个阶段具体投入要素对技术效率值作用的大小,文章使用灰色关联模型分别从行业视角与时间序列视角出发,计算出了创新三个阶段中具体投入因素与效率值的关联度,并对具体投入因素排列出关联序,来探究具体哪个因素的投入能最大程度的提升效率值,从而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支撑。最后,针对文章研究的主旨以及实证部分得出结论:整体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研发阶段创新效率最高,价值化阶段技术效率低于研发阶段技术效率,高于物化阶段技术效率。并且针对三个阶段灰色关联模型下具体投入因素与效率值的关联度大小,提出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效率具体的针对性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