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混凝土结构形式和体量的不断发展,在混凝土结构中使用高强度等级的钢筋已成为未来混凝土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我国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关规范的缺失,且针对高强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受力性能的研究十分有限,现阶段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仍较为困难。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作用是有关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的重要课题,因此为了推广高强钢筋的应用,有必要对其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做出相应研究。月牙纹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主要应用的一种变形钢筋,国家标准中对其外形状态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但关于钢筋外形对粘结锚固作用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世纪,且针对于月牙肋外形的研究极少,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外形的月牙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做出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横肋间距增大后的630MPa级高强钢筋(T63)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采用标准外形和横肋间距增大外形的T63钢筋制作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拉式试件共51个,两类不同钢筋的试件分别考虑了混凝土强度、锚固长度、钢筋直径和粗骨料粒径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试件的破坏形态、粘结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粘结—滑移曲线及其特征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T63钢筋的横肋间距增大对其与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横肋间距增大后T63钢筋与标准外形的T63钢筋的同类试件破坏形态基本相同,两种钢筋的同类试件的粘结强度之比均在1左右,各影响因素对两类钢筋的粘结强度的影响也基本相同,两类钢筋粘结—滑移曲线形态和特征基本一致,仅在峰值滑移量上有些许差别。综合比较结果可认为,按照本文增大横肋间距的T6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相较于标准外形的钢筋未有明显变化,从粘结锚固角度来看,可应用于实际工程,在应用时不必区别对待。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搜集国内外典型的粘结强度经验计算公式和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将其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计算公式和本构关系对于T63钢筋的适用性。将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问题简化为平面问题,采用弹性力学中的厚壁圆筒理论进行分析,在分析时不仅考虑了未开裂区混凝土的影响,还通过混凝土断裂力学中的混凝土软化理论对开裂区混凝土的应力进行了描述从而考虑了开裂区混凝土的影响,同时还考虑了开裂区的不同的径向位移分布对粘结强度的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到了综合考虑开裂区和未开裂区混凝土影响的粘结强度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本文的研究属于课题组项目“陕西省《热处理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编制”的部分内容,相关试验和分析结果可为T63高强钢筋的应用及相关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亦可为月牙肋钢筋外形的优化及生产制造提供参考。相关理论分析过程和结果可为进一步从力学理论角度分析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