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腔隙性脑梗死及TIA患者颈总动脉病变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bo13514244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意外的人数仅次于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按病理改变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血管的一种形态改变和功能损伤共存的病变。动脉内膜增厚、粥样斑块形成是其形态学上的改变;管壁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是其功能上的改变。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包括形态学、功能学和血流动力学三方面指标。本研究对腔隙性脑梗死及TIA患者颈总动脉三方面指标进行测量,旨在对动脉壁变化的早期做出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为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1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确诊为脑梗死住院患者120例,其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C组),多发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60例(D组),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门诊患者30例(B组),同期健康检查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2应用ALOKA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三种脑血管疾病患者双侧颈总动脉二维表现,测得其内中膜厚度(IMT)、观察颈总动脉斑块形状及数量,有无管腔狭窄及闭塞,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3分析年龄与IMT的相关关系。4观察三种脑血管疾病患者双侧颈总动脉血流充盈情况及频谱,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并进行两两比较。5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 ET)技术测量三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弹性,得出弹性参数β、Eρ、AC、AI、PWVβ,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及两两比较。6将B组、C组、D组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0mm患者分出,并将其动脉弹性参数β、Eρ值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1 C组、D组较B组及A组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明显不规则增厚(P<0.05),部分患者管腔内形成大小不一的斑块。其中D组IMT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B组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前者均较后者的颈总动脉IMT值大,有增厚的趋势。且A、B组、C、D组颈总动脉病变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2将所有组别双侧颈总动脉IMT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颈总动脉IMT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性有显著性差异(P <0.05)。3三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RI及PI与正常组比较并进行两两比较,其中C组及D组患者RI均较A组及B组显著性增高(P <0.05),B组较A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有增高趋势;B组、C组及D组的PI较A组显著性增高(P <0.01),三者之间两两比较P >0.05,但有增高趋势。四组间PSV无统计学差异(P >0.05)。4四组受检者双侧颈总动脉弹性指数比较:C组和D组的β、Eρ、AI、PWVβ较A组显著性增高(P <0.05),AC显著性降低(P <0.05);C组和D组的β、Eρ、PWVβ较B组显著性增高(P <0.05),AC显著性降低(P <0.05); B组中除β较正常组显著性增高(P <0.05)外,余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有加重趋势;D组较C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亦有加重趋势。5 D组、C组颈总动脉IMT<1.0mm患者的动脉弹性指标β、Eρ较A组显著性增高(P <0.05),B组较A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亦有增高趋势。结论:1采用无创、实时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颈总动脉,能及时发现颈总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发现早期病变,提高颈总动脉病变检出率,以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2 IMT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厚。3腔隙性脑梗死及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颈总动脉的动脉弹性均较正常人减低,TIA患者的颈总动脉弹性较正常人有减低趋势,应做好预防。4腔隙性脑卒中患者在颈总动脉壁发生形态学改变(IMT<1.0mm)之前,已经出现了动脉弹性的改变,即已经发生了血管的内皮功能的改变。TIA患者颈总动脉在发生形态学改变之前动脉弹性有降低的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  全球维生素D缺乏广泛,尤其在孕妇及新生儿。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与新生儿远近期各种疾病相关。虽然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已制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指南,但目前尚未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脑梗死(CI)的主要病理基础。传统认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遗传因素等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临床研究发现3
背景:Vaspin(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是一种新识别的脂肪细胞因子,是由内脏脂肪组织产生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肥胖和代谢紊乱中发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