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定,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缓解扩招后办学资源相对不足的压力,各个高校纷纷开始进行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但由于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狭窄,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摆脱建设资金困境,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高校开始寻求银行贷款支撑学校事业发展。基本建设贷款缓解了因扩招带来的办学条件紧张的困境,但却加剧了各高校还本付息的压力,也蕴藏着极大的财务风险,如果资金链突然断裂,不能按时还本付息,高等学校必将陷入严重危机,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衡量和规避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就成了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风险基本概念入手,结合高等学校负债的概念和性质,对高等学校的贷款风险进行了重点分析。考虑我国高等学校实际状况及特定的时代特征,分析了高等学校贷款的成因,指出高等学校选择银行贷款有其必然性,并指出银行贷款是一把“双刃剑”,既支持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也使得部分高校面临沉重的债务负担,产生贷款风险。文中通过建立高等学校银行贷款的风险评价系统,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通过设置一系列科学化、高敏感度的财务指标,观察其变化和发展趋势,对高校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预测,并提出控制风险的建议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对高校贷款行为的规范和管理,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加强高校贷款管理工作,一方面要端正高校贷款的指导思想,明确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科学规划,适度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务预算约束,增强财务风险意识,建立银行贷款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努力增加收入,高等学校要打破传统筹资观念,对教育筹资体系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吸引社会资金,通过社会投资、融资、教育国债等多种市场手段筹集教育资金。本文立足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现实,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风险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风险评价模型等手段,得出了一系列化解高校银行贷款风险的结论,并结合国内某高校实例,为拓展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范围,不断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