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大剂量他汀逆转兔易损斑块进展试验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hbtby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在新西兰大白兔的腹主动脉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2.通过血管内超声技术VH-IVUS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血管内超声技术在识别易损斑块中价值。3.通过观察血脂及主要致炎因子hs-CRP、MMP-3、IL-1、IL-10、TNF-α及ox-LDL等的水平变化,探讨血脂及炎症因子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单纯高脂组(6只)和高脂+球囊损伤组(10只)。2周后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术后继续高脂饲料喂养10周,总共12周后。两组兔分别于实验开始、球囊损伤后及处死动物前作血液生化检查。禁食12h以上,抽取空腹血,留取自凝血检测血脂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浓度。12周处死前高脂+球囊损伤组(8只)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两组实验兔处死后,切取左肾动脉向远端的5cm长动脉,切成3mm厚,石碏包埋,5um的组织切片固定在载玻片上,分别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1.实验过程中,高脂+球囊损伤组有两只兔意外死亡。2.两组兔血生化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检测结果与基础状态相比,建模前后两组兔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只有LDL-c和Fig在处死前进一步升高,与球囊损伤时相比有显著差异,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础状态和球囊损伤时,两组间对比hs-CRP、MMP-3、IL-l、IL-l0、TNF-α、ox-LDL水平无明显差异,在十二周处死前高脂+球囊损伤组与单纯高脂组比较,hs-CRP、MMP-3、IL-l、IL-l0、TNF-α、ox-LDL水平明显升高(P=0.00)。而且通过动态观察血清炎性因子的情况,发现两周后两组的hs-CRP、IL-l、IL-l0、TNF-α、ox-LDL水平较基础均有升高,但是与单纯高脂组不同,12周处死前高脂+球囊损伤组与两周时对比都有进一步提高,除IL-l的(P<0.05),其余(P均<0.01),而MMP-3在单纯高脂组动态观察并没有明显变化,高脂+球囊损伤组MMP-3在两周时虽有升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12周处死前有明显升高(P<0.01)3.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检查及与病理组织学对比在球囊损伤+高脂饮食组,8只实验兔均进行了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总共276个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被分析,对于不同斑块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被总结, VH-IVUS对非钙化和钙化的薄帽纤维斑块(TCFA)的敏感性是83.3和92.9%,VH-IVUS能正确的识别83.3和81.3%的非钙化和钙化的纤维斑块(FA),对于致病性内膜增生(PIT),VH-IVUS识别PIT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1.7和75.4%。以上结果提示VH-IVUS对于识别TCFA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病理组织学与VH-IVUS对不同的组织成份识别存在明显的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斑块成份分析方面,病理组织学与虚拟组织学(VH-IVUS)之间存在明显相关:纤维组织(R=0.845,P<0.001),纤维脂肪组织(R=0.791,P<0.001),坏死钙化组织(R=0.793,P<0.001),并且坏死核心(R=0.731,P<0.001)。在内弹力膜和中外弹力膜边界的测量方面,不同的观察者之间变化很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测量值明显相关各为(R=0.993和0.996)。4.两组病理学测量结果之比高脂与球囊损伤结合组12周时与单纯高脂组对比,除内中膜厚度变化不明显外,斑块厚度,纤维帽厚度及斑块厚度与内中膜厚度比值经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5.两组免疫组化染色对比高脂+球囊损伤组的斑块内有大量染色阳性CD68(巨噬细胞)聚集,主要集中于内膜近管腔面的数层细胞内及外膜处,而单纯高脂组几乎不着色,示炎症较轻;α-actin肌动蛋白两组均有染色,与单纯高脂组比,高脂+球囊损伤组的染色稍浅,两组CD68巨噬细胞和α-actin肌动蛋白阳性面积比有明显区别(P<0.01)。结论1.通过高脂+球囊损伤兔腹主动脉内膜,成功建立了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2.通过动态观察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得出易损斑块形成与高血脂水平基础上血管内膜损伤有关。3. VH-IVUS与病理检查结果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其对易损斑块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是一个重复性好,有价值的检查手段。目的1.通过分组横向对比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VH-IVUS的观察结果,了解短期不同剂量匹伐他汀干预对斑块成份和稳定性的影响。2.通过纵向动态观察VH-IVUS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在不同剂量匹伐他汀治疗前后变化,以了解不同剂量他汀干预对斑块的影响,探讨短期大剂量他汀对斑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易损斑块模型的建立同论文第一部分,采用高脂+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建模,经过VH-IVUS检查确定已产生易损斑块的新西兰大白兔24只入选,随机分成对照组,匹伐他汀普通剂量组(1㎎/kg/d)和大剂量组(10㎎/kg/d) ,各8只,对照组仅予高脂饲料,1周后均进行VH-IVUS检查。2.血清学检查实验后12周末和13周末抽取兔耳缘静脉血4ml,自凝后留取血清分装于EPPendorf管中,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酷(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部分血清按试剂盒说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3.血管内超声检查实验12周末及13周末检测以下指标:腹主动脉管腔面积(lumen area,LA),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xternal elastic membrane area,EEMA),斑块面积(Plaque area,PA),斑块负荷(Plaque burden,PB)。VH-IVUS检测根据成像原理,动脉粥样斑块成份分为四种:纤维成份(fibrous tissue,FT;绿色标记)、纤维脂质成份(fibro-fatty,FF;黄色标记)、钙化成份(dense calcium,DC;白色标记)、坏死成份(necrotic core,NC;红色标记)。4.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和Masson染色,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 6.0 software,Mediacybemeties)进行测量分析,平均纤维帽厚度和血管内-中膜厚度(IMT)是在每个切片血管内膜的十个等距点测量的均值,并计算斑块厚度/血管内-中膜厚度的比值。应用MMP-3、MMP-9、CD68及α-actin等抗体检测局部基质金属蛋白酶,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表达。5,实时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LOX-1、MMP-3、MMP-9、TIMP1及TIMP2等mRNA的表达。结果1.治疗前后血清学检测结果匹伐他汀组TC、TG、LDL-c等治疗后均有明显的减少(P<0.01),而大剂量匹伐他汀组的HDL-c有明显升高(P<0.01);组间对比,治疗后(13周末),与对照组相比,匹伐他汀治疗的两组TC、TG、LDL-c等均有明显的减少,且与普通剂量匹伐他汀组对比,大剂量组LDL-c有进一步的减少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6),而HDL-c明显升高有意义(P<0.01)。匹伐他汀组hs-CRP、MMP-3、MMP-9、TNF-α、IL-1、IL-10、ox-LDL等治疗后均有明显的减少(普通剂量组的TNF-α,hs-CRP, MMP-9的P<0.05外,其余的指标以及大剂量组的所有指标均P<0.01),且大剂量组更明显。组间对比,治疗后(13周末时),与对照组相比,普通和大剂量匹伐他汀组hs-CRP、MMP-3、MMP-9、TNF-α、IL-1、IL-10、ox-LDL等水平均有明显减少(P<0.05和P<0.01),且与普通剂量组相比,除ox-LDL和MMP-9外,其他指标大剂量组有更明显的减少(P<0.01)。2.治疗前后VH-IVUS血管容积和斑块成份改变大剂量匹伐他汀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管腔面积显著增大(P=0.01),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显著减少(P<0.01),VH-IVUS示纤维脂质成份面积和纤维脂质成份含量有明显减少(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13周末)大剂量匹伐他汀组纤维脂质成份面积较对照组和普通剂量匹伐他汀组明显减少(P<0.01和P<0.05)。3.治疗前后斑块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根据特殊染色的结果,治疗后大剂量匹伐他汀组斑块厚度与对照组和普通剂量匹伐他汀组相比有明显减少而纤维帽厚度明显增厚(P<0.05和P<0.01),内中膜厚度指标三组间没有明显不同。通过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斑块内胶原、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含量。巨噬细胞(CD68)染色阳性百分比大剂量匹伐他汀组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而α-actin染色阳性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天狼猩红染色胶原阳性百分比大剂量匹伐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趋势但没有统计意义(P=0.06)。4.治疗前后实时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匹伐他汀两组斑块内MMP-3、MMP-9mRNA和LOX-1表达明显减少,TIMP-l和TIMP-2的mRNA表达量增多,且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1.普通和大剂量匹伐他汀短期内均有调脂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性。2.普通和大剂量匹伐他汀短期内均有抗炎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性。3.大剂量匹伐他汀短期内可稳定易损斑块,并逆转斑块的进展。4.在易损斑块动物模型中,匹伐他汀通过调脂、抗炎和抗氧化而发挥稳定及逆转斑块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北京市2007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调查北京市7个区(县)的
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观察通脉大生片对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促排卵作用,提出了通脉大生片通过补肾调冲作用对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的疗效机制,为
费雪派克AIRVO 2是一种内置气流发生器一体式的呼吸湿化治疗仪,可通过各种患者界面为有自主呼吸的患者输送经过加温湿化的高流量呼吸气体.该仪器的流量介于2~60 L/min,能用于
大学教师生活在大学组织域之中,其行为受制于大学组织制度逻辑的约束,在新管理主义的影响下,大学组织域的多重制度逻辑导致了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发生.基于此,应遵循学术职业
青年员工思想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人才队伍稳定,而人才队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青年员工的思想问题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职业发展,而且影响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鉴于软件开发项目实践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软件开发水平,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本文遵循软件开发理论,运用理论、模型与技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开发,
判别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已在物种分类、经济分析、地质勘探、天气预报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判别分析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然后结合第十次新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如何实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在结构优化目标的选择,实现途径的确定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而选择的目标值应当
以成因法为主进行油气资源评价的过程中,一些关键参数选取具有不确定性,如生烃中的烃产率模拟、排烃中的排烃系数计算和油气聚集过程中聚集系数的选取等。随着实验设备水平的
鉴于硫杂杯芳烃在超分子化学和材料化学研究方面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及在离子传输、分子器件、化学传感和分子开关等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本论文开展了基于二茂铁为电化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