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尼泊尔黄堇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10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地处亚洲中部,位居中国的西南部,有独特的高原性气候,它为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材料。尼泊尔黄堇作为一种藏药材,近年来,随着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及人类不断的开采与破坏,尼泊尔黄堇已经趋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尼泊尔黄堇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植被之一,研究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对保护和人工种植尼泊尔黄堇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首次获得尼泊尔黄堇根际独特的微生物资源,并对鉴定及建立微生物资源库提供了理论数据。本研究选取了11个来自不同海拔、经纬度的根际土壤样品,通过Real time QPCR、Biolog技术及高通量测序,结合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对尼泊尔黄堇根际土壤微生物分布规律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整个研究区域根际土壤pH属于中性,中部的pH普遍大于东西面,介于6.7-7.7之间,其中,最低pH值出现在经度为82.18.828,为6.74,最高pH值出现在经度为86.35.064,为7.68。从西到东,土壤C/N的值形成逐渐减小的趋势,土壤电导率也明显地减少。这些指标共同指征随着经度的推移,土壤由东到西趋于贫瘠化。2.荧光定量PCR研究结果表明:定量随着经度跨度,从西到东跨越15个经度的11个样点,西藏尼泊尔黄堇根际细菌的基因拷贝数的变化范围为9.64E+09~8.18E+08,依次呈减少的趋势。随着经度跨度,西藏尼泊尔黄堇根际古菌的基因拷贝数变化范围为:1.22E+05~2.89E+07,依次呈增加的趋势。西藏尼泊尔黄堇根际真菌的基因拷贝数变化范围为:2.44E+06~7.22E+04,依次呈减小的趋势;并且真菌的基因拷贝数与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总体上形成细菌丰度>古菌丰度>真菌丰度的变化态势;并且微生物的总体基因拷贝数从西到东呈现减小的趋势。根际微生物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细菌、古菌、真菌的基因拷贝数随着经度呈现出不同的趋势,除了环境因子的影响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微生物群落形成的复杂性,存在着种内竞争或者互作的现象。3. Biolog实验表明:青藏高原尼泊尔黄堇根际微生物不同群落利用六大类碳源:单糖/糖苷、氨基酸类、酯类、醇类、胺类、酸类的能力都不同,11个采样点的微生物群落的优势碳源都不同。在本研究中,土壤理化因子包括电导率和TDS,土壤C/N的比例,三者对于土壤根际微生物利用六大类碳源的能力,都呈现出显著正相关性,即都具有促进作用。经过对培养时间与微生物数量结果的分析,发现在培养时间在72h时,微生物的平均吸光值(AWCD)处于稳定状态,而经相关性分析得到与pH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主要受到土壤pH的影响,而不是随地域差异而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包括丰富度指数(Diversity H)和均匀度指数(Diversity U),经相关性分析得到Diversity U与TDS及C/N呈显著正相关,充分说明不同样点的微生物均匀度受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diversity U与土壤C/N具有显著正相关,说明当碳含量高,而氮含量低时,更促进根际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也就更利于地上植物尼泊尔黄堇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尼泊尔黄堇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基因丰度相比,更易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而非经度等地理跨度的影响。4.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香浓指数随着经度的不同,由西到东逐渐增大,而ReadNumber、OUT、chao1、辛普森指数在样点5处达到了最高点,说明样点5中物种的丰富度达到了最高点。从西到东,随着经度的逐渐增大,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数目逐渐增大,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数量逐渐减小;并且在样点1和样点2中酸杆菌门的数目明显低于拟杆菌门,而在样点3中酸杆菌门和拟杆菌门的数目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首次酸杆菌门的数目超越了拟杆菌门的数目,甚至在样点4中,也依然是酸杆菌门相对于拟杆菌门占有很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也存在于样点5和样点11中,因此在地理空间跨度很大的情况下,微生物群落菌门呈现出了相对显著的趋势,说明地理格局或不同的环境因子影响着微生物的数目及种类的多少,也许会存在种内竞争和种内互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个采样点来看,西藏尼泊尔黄堇根际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其他文献
毫米波光子链路不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带宽宽等优点,而且在光纤链路中传输毫米波信号,大大降低了传输损耗、电磁干扰的影响。同时,在光域里处理毫米波信号有望解决传统毫
光电探测器在传感器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已经在军事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如导弹制导、红外夜视、光通讯、工业控制等。在军事领域中,及时、有效的通信已成
本课题主要研究北方冬季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状况,微生物污染与其它化学污染物之间的关系,及降低微生物污染的方法.唤起广大师生的卫生防疫意识,防止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人体行为识别是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视频监控、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人机交互、智能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人体运动的非刚性、背景的复杂性、
青光眼是世界上第二大致盲眼病。青光眼的发生一般都伴随着视杯、视盘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改变。视杯各项参数的测量是检测青光眼的重要指标。因此视杯的准确分割对于青光
徽州木雕是一种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共存的民间艺术,展现了古徽州人日常生活中的求索与信仰,反映了徽州人特有的审美情趣。本文从徽州木雕题材内涵和散点透视的角度进行分
  本文以解决石漠化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为目的,采用生物因素菌根真菌在石漠化基质(石灰土)上对石灰岩适生种群构树进行接种实验。3种VA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ea、地
本文针对赞皇枣黑腐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回接、生物学特性、以及拮抗菌株的多重筛选研究,明确了主要的致病菌,并筛选获得了具有研究应用价值的拮抗放线菌AC01、AC07和拮抗芽孢
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Griff.)既是极其重要的水稻遗传资源,又是濒危物种。本文通过SSR分子检测、结合空间自相关方法来分析普通野生稻居群的遗传变异性,旨在探讨居群空间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