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究国内住宅市场中货币幻觉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从基本的房价收益函数,通过对数线性化等运算,把房价租金比分解成三部分,分别代表:基本面对房价的影响、风险溢价和货币幻觉效应。通过VAR模型估计出客观预期租金增长率,用房价租金比对数减去客观预期租金增长率得到客观预期收益率,而主管预期收益率可以用风险因子来表示,这样货币幻觉就可以表示为客观预期收益和主观预期收益的残差项。然后分析广州、北京、深圳、天津、大连五个城市中货币幻觉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基本面和风险溢价。本文发现,在2001—2005年的低通胀时期,房价被低估,人们靠投资房地产来保值增值的愿望不是很强烈。2005—2008年,通胀上升速度加快,此时期货币幻觉随着通货膨胀的增大而变大。同时,数据处理过程中得到的主观风险因子为正数。这些数据说明,人们增大了房地产投资以规避风险;因此,这个时期可以用风险溢价效应和货币幻觉来解释这个现象。从2008年第一季度起,当通货膨胀高到一定程度时,货币幻觉消失,人们在做投资决定时已经开始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但天津和大连的误差项依然大于零,说明其货币幻觉并没有消失。由于受到数据限制,本文只研究到2009年第二季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