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单层保护的金纳米团簇在超微铂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超微铂电极和常规铂电极,在四氢呋哺(THF)溶液中研究直径为1.5nm的单分子层保护金团簇(MPCs)的量子化充电行为。结果表明超微铂电极表征MPCs的电化学性质具有许多优越性,在没有电解质的0.1mol/L已硫醇保护的金MPCs的THF溶液中,超微铂电极示差脉冲伏安扫描可以出现6对明显的量子化充电峰,在高速扫描的情况下,仍显示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单阶跃计时库仑法的研究表明,每对量子充电峰对应于一个电荷的充放电。 二、双硫腙保护的CuMPCs的合成以及掺有CuMPCs的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水溶液中AuCl4-含量的测定 提出一种合成铜的单分子层保护团簇(Monolayer-protected clusters,MPCs)的新方法。在四氢呋哺/NaCl饱和水溶液的两相体系中,在双硫腙存在下用硼氢化钠进行快速还原,通过双硫腙的单层自组装,合成出分布较均匀的、尺径约为40nm的纳米粒子即铜单层保护金属团簇(Monolayer-protected clusters)(CuMPCs)。所得产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术,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然后将制得的铜纳米颗粒掺入PVC中制成膜,制成AuCl4-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水中的AuCl4-进行检测,给出电极的能斯特响应斜率,线性响应范围,电极对水溶液中AuCl4-检测下限,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都比较好,电极寿命可达3个月。周培: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量子化电容充电的研究三水溶性的铜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半肤氨酸被作为稳定剂应用于制备单层保护的铜纳米团簇,在碱性不同的水相体系中合成了不同大小的半耽氨酸保护的水溶性的铜纳米颗粒,探讨了半胧氨酸与铜的不同的摩尔比,溶液的碱性,反应的时间等对合成的影响,并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一射线粉末衍射等各种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表明在水溶液中我们合成了可控大小可控形状的半肤氨酸保护的铜纳米颗粒,且它们的固体状态能稳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