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自1963年Thomas Earl Starz完成世界上第一例肝移植之后,肝移植成为广泛公认和领先的外科手术之一,它也成为治疗急性和慢性肝衰竭的标准治疗手段,其1年生存率可达96%。而肝移植因术中及术后较高的手术风险及并发症,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围手术期,其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一些研究发现可达到14.8%,其发生与术前、术中及术后很多因素相关。因此针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的147名患者,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方法:针对147例肝移植患者,对可能会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因素,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供者因素包括供者年龄(岁)和血型,受者因素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术前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岁)、原发病、血型、术前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umol/L)、肌酐(creatinine,Cr,umol/L)、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ic aminptransferase,AST,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U/L)、白蛋白(albumin,Alb,g/L)、血小板(platelet,PLT,*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s,*10~9L)、淋巴细胞绝计数(lymphocyte count,*10~9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g/L)、纤维蛋白原(g/L)并计算术前Meld评分、血小板/白蛋白比值(platelet/albumin ratio,P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NLR);术中因素包括热缺血时间(s)、冷缺血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无肝期时间(min);术后因素包括术后即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AST和ALT。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是指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肺水肿、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肝功能不良、高血压、血管并发症、胆管并发症、肾衰竭、腹腔出血、大量胸水、大量腹水、糖尿病、术后感染、急性排斥反应、普乐可复毒性。根据是否存在至少1条上述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研究相关因素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根据每一种并发症是否发生进行分组,分为某种并发症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研究每个并发症的发生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样本K-S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向后LR法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Meld评分、Alb、PLT、PAR、纤维蛋白原、TBil、术前AST、术前ALT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系。多因素分析表明,PAR及术前AST为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AR是并发症发生的强保护因素,高PAR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低PAR患者的3.84倍;术前AST则是并发症发生的强危险因素,术前AST正常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仅是术前AST异常患者组的四分之一。进一步的单因素分析提示PAR与血管并发症及胆道并发症有关系,而术前AST则对胸腔积液有影响。研究结论:1.肝移植受者术前的纤维蛋白原、PLT、Alb、TBil、PAR、Meld评分、AST及ALT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2.肝移植受者术前的PAR和AST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肝移植受者术前的PAR与术后血管并发症及胆道并发症有关系,而肝移植受者术前的AST则对术后胸腔积液的产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