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木香活性成分提取及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木香(Inula racemosa Hook.f)为菊科(Compositae)旋覆花属(Inulae)植物。以根入药,是藏医、蒙医常用药材,具有行气镇痛、健脾消食、温中和胃、胸腔胀痛、食积不消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藏木香中含有丰富的菊糖,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等活性成分,具有驱虫、抑菌、降血糖、助消化,显著的抗炎、保肝活性,可抑制感染人型结核杆菌和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等作用。   藏木香大部分作为生药入药,虽有少数提取物,但都采用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工艺复杂、效率低,纯度不高,留有溶剂残留。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目前世界上从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先进生物分离技术,操作简单、安全、高效、无溶剂残留,可以生产极高附加值的产品。   本论文选用青海栽培藏木香为原料,以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的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藏木香倍半萜类活性成分的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物的分离纯化、质量标准制定,超临界CO2萃取后藏木香残渣中菊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对藏木香传统溶剂提取法进行研究,并与超临界CO2萃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减木香具有产率高,活性成分含量高,无溶剂残留等优点,具有实际工业应用价值。   2.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原料粒度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适宜的萃取范围。   3.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40℃;分离釜Ⅰ压力:6.5 Mpa;分离釜Ⅰ温度50℃;分离釜Ⅱ压力:4.5 Mpa;分离釜Ⅱ温度55℃;CO2流量40 L/h;萃取时间45 min;原料粒度:40目。在此条件下萃取,萃取物得率达5.45%,萃取物中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两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达65.12%。   4.对超临界萃取物进行了GC/MS组分分析,鉴定出了12个组分,占总出峰面积的96.81%,并用面积的归一法确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的含量最高,分别占49.31%,44.12%。两者总含量达93.44%,说明藏木香超临界萃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高,杂质少。藏木香超临界CO2萃取物通过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化合物1,经薄层色谱、HPLC、NMR等鉴定为异土木香内酯。   5.为规范藏木香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制订了藏木香提取物标准草案。   6.以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菊糖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藏木香残渣中菊糖的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藏木香粉末加14倍水,60℃下,超声提取20 min。浸膏得率达12.9%,菊糖含量为81.4%。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藏木香菊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其他文献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也是对环境因子比较敏感的生理过程。葡萄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果树,在其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常常遭遇高温胁迫。但是目前对葡萄的光合
该论文将图象及信号处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用于动态彩色超声心动图影象分析,以心脏病中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二尖瓣返流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返流束自动分割检测的方法并
小核仁RNA(snoRNA)功能失调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NORD126是一个无明确靶标的C/D box snoRNA,它在染色体上定位于其宿主基因CCNB1IP1的5、6号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中。SNO
"改进型不恢复余数求方根算法"是新近出现的解决开方运算的有效办法.该论文的第一部分对该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并以伪码的形式给出了对它的精确描述.在此基础上,作为示
该文用非平衡热力学耦合模型计算了碳氢、碳氢氧、碳氢氮体系中CH和CH基团浓度随着衬底温度、压强和碳浓度等条件的变化,研究了金刚石薄的生长取向.研究人员用非平衡热力学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型化和宽频带天线已经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微带天线拥有剖面低、结构紧凑、低成本,易于与电子电路集成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
基于纯铜轴电缆或光纤/铜轴电缆混合(HFC)物理网络结构的电缆网络的电缆数据传输系统是一种高速数学通信的宽带网络接入式.电缆调制解调器是用于HFC宽带网络接入的用户端接入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是模仿人类大脑的认知过程,综合了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它将大量的人工神经元以各种网状形式互联在一起,组成复杂的网络结构,不同网络的
学位
塔吊又名塔式起重机,是建筑工地上最为常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起重设备。目前,在日益扩大的城市建设规模中,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可以说塔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塔吊数量的增加,塔吊事故也在频繁的出现,这不仅仅意味着物力财产的损失,还危及到塔吊操控人员以及周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提高塔吊的安全系数,减少塔吊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塔吊的监控系统展开研究,分析国内外对塔吊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