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与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方略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terw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在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条件下颁布和实施的。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面临着“抗战”“建国”的双重历史使命,既要带领全国抗日人民实现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又要实现建立一个新中国的政治目标,中共局部执政方略的具体形式如何,大政方针的制度化、规则化及实践化这些问题无疑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中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陕甘宁边区就是这一基本设想的“试验区”和“示范区”,各项新民主主义制度基石在这里奠定。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中对于边区治理体系的制度建设离不开“顶层设计”,也即为实现中共的执政目标而制定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但仅有“顶层设计”又是不够的,还必须用法律的形式予以确定和体现出来,通过边区的根本法(宪法性文件)确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人权保障制度、司法制度、文化制度中共局部执政的制度基石。《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既是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基本方略,也是陕甘宁边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雏形的根本法。《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执政方略,其具体规定体现出了为完成中国共产党“抗战”“建国”的执政目标而制定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体现出中共在陕甘宁边区中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作用。毛泽东对于《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制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全部是由他修改定稿的。毛泽东把这里作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建设的实验地。《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制定实施后,对全国其他根据地既抗日民主政权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他抗日根据地也纷纷效仿,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为根本指导,制定了各自根据地的施政纲领,在这里奠定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各项制度的基石。《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边区作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雏形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的原则性,这一纲领是边区维护抗日统一战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法律基础,是边区抗日人民最高的行为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边区一切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都不得与之相违背。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社会的进步发展。《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是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基本方略和根本法。本文的研究试图通过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与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探讨这一纲领文本背后体现出的理论基础、历史条件、制定过程、价值取向、历史脉络、制度建设以及实践效果等问题,从而回应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对《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与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制度研究的学术情况做综述性分析,探讨可以继续拓展和深化的领域和方式。并对宪法、宪法性文件、施政纲领等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以及可能有的创新之处和重点难点分析。第二章是《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立法理论渊源。法律文本与思想理论密不可分,笔者试图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和梳理这一纲领的理论渊源。第三章是《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制定出台。任何一部法律的制定都不开一定的历史客观条件,本章分析论述这一纲领制定前后时局变化的历史条件,阐述这一纲领制定颁布出台的基本过程、对于其他根据地的示范和影响。第四章是《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基本属性与价值目标。重点论述这一纲领其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纲领性和宪法性双重基本属性,以及对于秩序、自由、平等的价值目标追求。从接下来的第五章开始,就将重点探讨这一施政纲领文本背后体现出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制度建设问题,侧重点将放在纲领颁布实施之后的制度建设问题。第五章是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政治与经济建设方略。从《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具体规定出发,重点论述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在政权性质、政权形式、领导方式等基本政权建设问题,以及“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建设。第六章是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人权保障与司法制度建设方略。从《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关于人权和司法方面的规定出发,介绍了陕甘宁边区在人权保障和司法制度的建设问题。第七章是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文化及社会其他问题建设方略。从《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关于文化制度社会其他制度的规定出发,论述对于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文化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问题,逐条分析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初步构建。最后是结语,指出《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对于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制度构建的重要性,奠定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各项制度的基石,以及《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不足和历史局限性,并对是对这一施政纲领作结论性总结,简要分析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消防安全管理是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新时期高校快速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现代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从分析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入手,指出其存在着高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对实验室等特殊场所管理不到位、高校安全疏散通道管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影响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度落实和消防教育有待加强等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消防责任制度建设、加强消防安全
商事制度改革通过优化企业注册资本环节的途径激发市场活力,对资本生产率产生影响。在理论分析部分,构建“商事制度改革—创新活动/创业活动—资本生产率”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城市层面相关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商事制度改革对资本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商事制度改革能够显著提高资本生产率,且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影响幅度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事制度改革
固体废物的堆存污染已经成为较大的问题,而大宗固体废物中的页岩渣、钢渣、碱渣等利用率较差,经济效益较低。随着国家对环保方面的关注以及对环保要求的提升,在充填法采矿和绿色无废开采理念的推进下,固体废物在膏体充填材料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对此,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有了新的探索方向。本文以抚顺西露天矿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全固废胶结充填材料在膏体充填采矿技术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宏观力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
主要介绍了现有高压腐蚀生产线的现状以及目前高压铝箔的市场,研究了一种低成本的高压腐蚀生产线的方案为工业化低成本高压腐蚀生产线提供一种较好的可行性方案。
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银行系统的冲击是外部因素传导至国内金融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深入考察了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风险和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构建个体层面的银行竞争指数,探讨了银行竞争对资本流动与银行信贷间的作用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跨境资本流入会带来银行信贷规模扩张和信贷风险积累;在机制分析中,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银行竞争这一调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竞争会
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丰盈的美学要素。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审美教育与各学科的有机融合以及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内容占有相当重要地位,《课标》中明确要求:学生要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前,农村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中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芪柏愈疡油联合顾步汤加味与复方紫草油联合顾步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局部创面状态的变化,观察芪柏愈疡油联合顾步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 0年12月到2022年01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内科基础治疗和初步清创,后遵医嘱服用顾步汤
以甘肃省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试验条件最优的一处岩质边坡进行修复技术研究试验。在边坡上等距离钻孔并分成4个区块,每个区块采用不同的土壤搭配方式,孔内栽种适合在试验区生长的小叶扶芳藤,进行浇灌养护,并做相应的监测和分析。通过监测孔内的温度和湿度,所得出的成果有:岩体内的温度基本可以满足植物的成活要求;在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天然降雨基本可以满足植株的生长要求,可实现后期人工养护少甚至无人养护。采集4个试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大学扩招"影响力不断提升,高等学校在办学规模、生源数量等方面一再扩展,导致校园空间中建筑、设备、人员等密集度迅速膨胀,这无疑对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国内高校长期以来过度依赖专业消防机构支持,自身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资金、人员、技术等领域存在明显缺陷。例如在最主要的"人防"方面,我国高校大多将消防安全管理职能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必须重视小学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为了更有效地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让他们认识汉字,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索适合他们的识字写字教学方法。但是,由于一些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寻找识字写字的教学方法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总结了前人识字写字教学的经验验,结合自身识字写字教学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识字写字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