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疫霉拮抗菌混合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发酵液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64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引起的可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植物真菌病害,该病的发生可造成马铃薯的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目前,其危害性、防治难度及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已超过水稻稻瘟病和小麦条锈病,因而被视为世界第一大作物病害。其有效防治已成为马铃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该病的防治手段主要包括抗病育种、栽培措施、化学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尤以生物防治因其绿色环保、防治作用持久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从生物防治角度出发,在本研究室前期已明确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与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单独发酵后发酵液以1:1比例混合后对致病疫霉的拮抗效果明显优于其单独发酵液,且混合发酵后的发酵产物在较低浓度下对致病疫霉的抑制率很高,并筛选获得了对致病疫霉活体抑菌率极高的3株土壤放线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上述具有明确抑制致病疫霉生长的2种拮抗真菌的混合发酵工艺条件、同时对3种拮抗放线菌混合发酵的可行性、混合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分析了混合发酵液的基本理化性质以及在晚疫病防治中的可能作用机理(包括抑制致病疫霉孢子萌发和诱导马铃薯增强抗病性两个方面)。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进一步优化了梨黑斑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混合发酵条件:将白菜黑斑病菌1片菌饼(直径7 mm)先接入80 mL/250 mL培养基中,25℃恒温黑暗静置培养24 h后再以1:1的比例接入梨黑斑病菌菌饼(直径7 mm),混合发酵培养6 d所得产物(浓度为5.3 mg/mL,使用量40μL)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最高可达86%以上,与优化前混合发酵所得产物的抑菌效果(王兴哲7 mg/mL,使用量100μL,抑菌率92.15%)相比,更具有优势。2.初步明确了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混合发酵液具有较强的光照稳定性,自然光分别照射6 h、12 h、18 h、24 h与紫外光分别处理30 min、2 h、6 h、10 h后抑菌率仍能达到80%以上。其中的抑菌活性物质是一类极性较小的非蛋白类物质。3.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混合发酵液在马铃薯离体叶片上对晚疫病的治疗效果(病情指数20)优于预防效果(病情指数100),而在马铃薯块茎上的预防效果(病情指数8)优于治疗(病情指数85)。4.通过3株放线菌交叉划线培养明确了三者之间无明显拮抗作用,可进行混合发酵培养,并优化了混合发酵条件:先接入NB-8,培养2 d后再接入NB-11和NB-12,在初始培养基pH8、28℃、200 r/min摇床振荡培养时扩大培养2 d,混合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最高,抑菌率达到97.7%,且高于任一单独发酵液的抑菌作用:NB-8(87.4%),NB-11(20.0%)和NB-12(28.2%)。5. 3株拮抗放线菌的混合发酵液经30~105℃高温处理后抑菌活性基本保持在80%以上,与原液(94.32%)相差不多;自然光分别照射6 h、12 h、18 h、24 h,抑菌率可保持85%以上,紫外光光照处理30 min、2 h、6 h、10 h后,混合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仍比较高(抑菌率79%以上),这说明发酵液对热和光照具有较强的耐受性。6.上述两种真菌的混合发酵液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持效期可达7 d以上,而3株放线菌的混合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菌丝的抑制作用时间较短。7.初步明确了上述两种混合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部分抑制作用机理,均可使致病疫霉菌丝形态发生变形,并对游动孢子释放、休止孢萌发等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另外,经两种混合发酵液处理的块茎中抗性相关酶SOD酶活性变化与抗病性呈负相关,而PPO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上升,与抗病性呈正相关,表现出诱导抗病性。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黄精赞育胶囊对男性不育症患者顶体酶活性和精子动态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对3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采用黄精赞育胶囊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顶体酶活性、精
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在众多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开发中,风力发电具有很好的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与潜力。近年来,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
风气通于肝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董薇红(200233)关键词:风气,肝古代医家由“天人相应”的观点,提出了“风气通于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风伤肝”(同书《五运行大论》)的理论。这一理
期刊
以我国14家畜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对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状
随着21世纪信息化的发展,器件向小型化、宽频化、抗EMI化日趋明显,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o2Z型六角铁氧体作为高频软磁材料,在高频时具有起始磁导率高、Q值高、截
苦寒清热法,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治法之一。在以邪热亢盛为主要基本病理变化的温病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也是温病的重要治法。它与辛寒清气法、清营凉血法、通下逐邪法等虽均以
通过对K职业学院学生课堂非教学需要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指出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解决对策,即加强学生教育,促进学生成长;规范
<正> 针刺的补泻手法,是针刺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代文献中已有很丰富的记载.本文仅就个人学习所得,结合临床体会而作初步探讨,抛砖引玉.希批评指正.针刺补泻手法在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方法以26例进行常规孕检的健康妊娠妇女做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了笔者医院26例妊娠合并AP患者(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