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nr0op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实力的突破口。随着湖南省作为全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区,长沙县的智能成套装备产业集聚区也被列为国家试点区。科学把握长沙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了解其空间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长沙县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论文首先对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产业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以及创新理论进行了梳理;其次,在全面分析2010-2015年长沙县工业发展情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了解长沙县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现状;再次,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法中的最邻近距离法、核密度法对2010年和2015年长沙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类型和区域空间集聚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还分析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3大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和生态因素,并进行了量化分析,构建了自变量体系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和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表明2010-2015年长沙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存在空间布局不均衡,中心城区密度高;中心城区带动辐射效益不强;工业园区布点多、规模小等问题。2015年,长沙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型属于凝聚布局模式,集聚区主要表现出以城区中心为核心的分布,集中于绕城高速以内的城区;空间布局主要分为二级:核密度热点有1个,即长沙县城区;次核密度热点有2个,即黄花镇和江背镇。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因素方面,显著相关的因素有是否位于城区、是否属于近郊、是否为县政府所在地、319或107国道是否通过和否有工业园区,是否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是显著关系因素,但是产生了负显著性,而是否有高速公路出口与空间布局没有显著相关。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采取组团发展的模式,提出长沙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总体布局优化方案,构建“一区十园”的空间格局,最后参照其他先进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经验,对今后长沙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实现长沙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油中溶解气体阈值是判断变压器异常的重要指标,其判断阈值来自于历史数据分类统计,而选取分类条件是计算阈值的前提。针对高维数据阈值计算分类条件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
本文主要论述高校党支部如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保持党员先进性为核心目的的同时,做好争创"三个一"品牌工程为主要内容的
指出了森林资源的开发是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实现实业资源向经济资产转化的过程中,林业资源资产的科学评估举足轻重。然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广西地区内国有林场
尽管和此前外界猜测的诸多方案在名称上有些出入.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终于在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的时候,露出了真正的面貌。对此,有专家认为.中国进行市场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