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黄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长江重要支流的发源地,甘南可以为黄河上游补充45%的水量,也因此被称为“黄河之肾”和“中华水塔”;草场面积4084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3843万亩,属包括全省甚至青藏高原在内的天然牧场中,拥有极高载畜量和较大耐放牧性的草场,有亚洲一号天然草场的美誉;林地总面积2580.51万亩,是全国九大林区之一,占全省森林资源总面积的30%;境内近41.82万公顷的湿地,其中还包括我国特有的高原泥炭沼泽型湿地,以玛曲湿地、碌曲尕海湿地为代表,它们也是现有世界上湿地中保存最完好、生态功能最完善的其中之一。特殊的地理区位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决定了甘南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独特地位。2019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发表重要讲话,对甘肃脱贫攻坚任务给予了殷切希望,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将生态和脱贫做为底线任务来完成。甘南属于“三区三州”国家深度贫困地区又有着独特的生态优势。研究甘南州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有着宝贵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2015年以来,甘南州委、州政府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行动,三年来,不仅打响了“全域无垃圾示范区”品牌,同时还引领倡导农牧民群众改变传统逐水草而居的原始生活方式,修建了生态文明小康村,打造了“牧家乐”、“藏家乐”、“农家乐”一系列农牧民脱贫致富产业,为甘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对甘南州政府生态治理能力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整理了相关国内和国外研究文献。第一章对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关键词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二章阐述了生态文明治理能力评估指标构建,指标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第三章根据甘南州生态治理相关统计数据,整理并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数据以及权重,并以迪庆州为对比对象,分析甘南州生态文明治理现状。第四章针对分析结果,归纳当前甘南州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五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最后部分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