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磁场作用下Sm、La和Mn掺杂的Ca3Co4O9+δ基材料的制备及电输运性能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ao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与热压烧结相结合,并在合成和预压的过程中引入两步外磁场的方法制备出稀土Sm、La和金属Mn掺杂的Ca3Co4O9+δ基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测试(EDS)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物相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测量材料在323K~1073 K温度范围内的Seebeck系数S、电阻率ρ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功率因子PF的计算来研究掺杂元素含量和外加磁场对材料微观结构和电输运性能的影响规律。  通过XRD图谱中的物相分析,衍射峰位的偏移以及计算出的晶格参数,表明掺杂元素稀土Sm、La和金属Mn完全掺杂进入Ca3Co4O9+δ基材料晶格中,外加磁场引起了Co离子由低自旋态向高自旋态转变。利用Lotgering方法对(00l)的择优取向F值的计算表明,F值随掺杂元素含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说明掺杂元素作为散射中心增强了散射,破坏了电子的传输轨道,不利于材料晶粒的择优取向。外加磁场样品的F值略为增加,说明外加磁场能够诱导晶粒排布,促进样品内部结构择优取向,此点与XRD图谱分析相吻合。面对比不同含量样品的SEM图像,发现掺杂后样品的织构性有所降低。相比于不加外磁场的样品,外加磁场样品层状结构更加明显,取向也更加一致,说明了外加磁场能够促使样品的微观内部结构产生择优取向。  对稀土Sm、La和金属Mn掺杂与外加磁场作用在Ca3Co4O9+δ基材料的电性能研究表明:所有样品的PF值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掺杂后样品的PF值随掺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加磁样品的PF值比不加磁样品的PF值高。稀土Sm掺杂的的样品当中,外加磁场的Ca285Sm015Co4O9+δ在温度为1073 K时功率因子PF达到最大值0.20 mWm-1K-2,它要比相应不加磁样品的功率因子PF值高出22.11%。Ca285La015Co4O9+δ加磁样品在温度为1073 K时功率因子PF达到最大值0.21 mWm-1K-2,比Ca285La015Co4O9+δ不加磁样品高出大约43%。金属Mn掺杂的样品来说,Ca3Co35Mn05O9+δ加磁样品在1073 K时的功率因子能达到最大值0.29 mWm-1K-2,比Ca3Co35Mn05O9+δ不加磁样品的功率因子高出大约123%,且当掺杂量x=0.25时,功率因子达到最大值。说明外加磁场使材料沿c轴择优取向,进而提高了材料的电输运性能。
其他文献
学位
阿茨海默尔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AD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认为细胞凋亡是AD中神经元退行性死亡的重要途径,因此抑制细胞凋亡成为
干涉成像光谱仪将成像与双光束干涉相结合,利用目标像元的光谱图与其双光束干涉图之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通过首先获取目标像元的双光束干涉图,其次对测得干涉图进行傅里叶变换来
准一维纳米材料具有奇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未来的纳米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纳米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是构筑高性能纳米器件的基础。腐蚀
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是大气光化学反应的产物,也是城市和郊区大气中细粒子的主要成分。由于SOA可以影响人体健康、降低能见度、影响气候变化,通过烟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我们设计的一个强子结构和强子-强子相互作用的专家系统。该系统旨在使从事强子结构研究的物理学家在利用QCD的唯象模型处理强子束缚态和散射时,从繁琐冗长甚
学位
光子晶体光纤(PCF)又称多孔光纤(HF)或微结构光纤(MOF),是一种具有由沿光纤轴向上紧密排列的一些有序或无序的空气孔构成的微结构包层的光纤,是基于光子晶体技术发展起来的新一
微晶硅(μc-Si:H)材料在薄膜太阳电池和薄膜晶体管等大面积电子学方面具有明确的应用前景。HWCVD技术由于具有沉积速率高、气体分解充分和设备简单等优点,因此采用HWCVD技术高
学位
微米尺度的圆柱形光学谐振腔,以其高品质因素(Q值)的回音廊模(Whispering gallery modes,WGMs),较小的模式体积和较低的激光阈值而倍受关注,对微腔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激光和光电子
利用磁控溅射法与旋涂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CdSe/Ag复合体系和CdSe/Al2O3/Ag复合体系,其中靶材为纯的Ag金属靶和Al2O3陶瓷靶,量子点为CdSe油性量子点,溶剂为氯仿。利用透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