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撤村建居是指将一个或者几个村的村民集中到一个新的居民小区内居住,空出原有宅基地作为耕地或开发用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村民市民化的过程。作为一种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转变农村农业发展方式的手段,撤村建居为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但在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撤村建居的热潮之中。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撤村建居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第一,阐述了撤村建居的内涵;背景,主要是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增加了对土地需求、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推动;撤村建居的过程;撤村建居对城市、城郊地区以及农村地区意义。 第二,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撤村建居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把撤村建居分为自然发展型、自给自足型、宅基地换房型和政策推动型。阐述了各种类型的含义、优劣,并对各种类型的区位、发展动力、村民定位和后续发展进行了对比。 第三,指出了撤村建居的成效,主要是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空余出了新的土地;指出了撤村建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民意问题、资金问题、撤村建居之后村民的生活问题。 第四,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撤村建居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的过度推动、缺乏完备的规划和部分村民的盲目乐观;针对撤村建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主要是取得村民的支持、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作用;拓宽内外两方面资金的来源,寻求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政府、社会的双重支持;建立长久的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和提高村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