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IBA将于2017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新的赛事制度。新赛制的实施,势必会影响到各项世界大赛的备战。因此,本研究从运动训练学及竞赛学理论的角度,预先分析新赛制的实施对中国男篮备战世界大赛的影响,及早发现中国男篮在备战亚洲杯、世界杯、奥运会时所面临的困难,为中国男篮尽快的适应新赛制,提升竞赛水平,取得优异的大赛成绩做出前瞻性的理论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FIBA新赛制的实施对中国男篮备战世界大赛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训练学视野下备战世界大赛会表现出以下特点:单一集训模式转变为多次短期集训模式;多种能力同步发展转变为几项能力集中提高;训练负荷总量明显降低。2.FIBA新赛制与CBA赛制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时间矛盾和人员矛盾。CBA联赛保障国家队备战有两种方案:拉长竞赛期和竞赛期不变,压缩比赛期。在CBA联赛期间加入国家队备战,一方面运动员良好的身体和竞技状态有利于国家队的备战;另一方面,备战时间的缩短、联赛任务重等因素对国家队备战有消极方面的影响。3.新赛制下,中国男篮获得亚洲杯参赛资格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获得亚洲杯冠军难度增大;获得世界杯参赛资格更加容易;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偶然性增加,参加资格更加困难。4.大洋洲球队加入亚大赛区对中国男篮备战世界大赛的资格影响不大;对中国男篮备战水平方面——提升进攻和防守实力是有益的。尤其,澳大利亚队在投篮、抢断、助攻和篮板球方面,新西兰队在三分球和抢断球方面给中国男篮带来学习和提升的机会。5.新赛制下,在四年为一个竞赛周期内,中国男篮备战次数由每年1次增加为每年3-4次,包括世界大赛的备战和世界大赛资格赛的备战两种形式。由于比赛任务和竞赛时间的不同,在保留原来备战模式的基础上,会出现一系列中短期的资格赛备战模式,这种模式的备战时间缩短,热身赛场次减少,备战阶段相应减少。6.以中国男篮参加里约奥运会的队员为例,易建联、郭艾伦两名队员的整体表现优于全队的整体水平,其对国家队备战有巨大的提升作用。赵继伟、翟小川、邹雨宸、周琦、王哲林五名队员的表现与球队整体表现一致,其在比赛中的发挥与球队成绩有密切关系,将对国家队备战产生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