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石山遗址及其自然环境演变的探讨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hkinwal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昙石山遗址是福建新石器时期主要的文化遗址之一。本文选择昙石山遗址为研究对象,主要选用沉积物粒度、磁化率这两种环境代用指标,探讨了昙石山遗址自然环境演化的过程。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野外地貌观察以及剖面样品的粒度特征,结合粒度频率曲线、概率累积频率曲线图以及萨胡环境判别公式等方法,综合判定剖面样品所在的研究区的沉积环境为河口环境,受到河流和潮流两种沉积动力的作用。(2)以剖面样品的磁化率特征为基础,通过低频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以及粒度之间的关系对比,可知剖面样品的磁化率主要是由亚铁磁性矿物控制。剖面样品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因素有地质、气候、植被和有机体等,潜育土壤的发育可能是贝壳层样品磁化率明显偏低的原因之一,而灼烧等人为活动对磁化率的影响不显著。(3)通过对发掘的考古动物的进行分类,可知古人类活动时期该区域植被覆盖良好。同时,以蛤蜊为主的软体动物的生境进一步验证了研究区的沉积环境为河口环境。(4)以低频磁化率和平均粒径作为环境演变的代用指标,结合考古资料,对研究区的地层关系及年代的划分估算,可知研究区自然环境演化经历了温暖湿润-冷干-温暖。温暖的气候有利于昙石山文化的发展;气候的冷干限制其文化的发展,并使古人类的取食方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引领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提升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致力于推动突破国家、行业和地区
针对水库移民安置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风险,通过风险调查表定性分析移民的风险程度,提出作好移民规划、实行有土安置、加强移民技术培训、加大后期扶持力度以及建立移
农业作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柱型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为此应将农业生产技术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注重农业技术的研
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全方位引领和帮扶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关键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尤其是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的建立更是重中之重。鉴于创
黑龙江省提出到2020年成为科技创新型省份。科技与教育密不可分,教育为科技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为此,教育应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
大多数经济体在一定程度上不是最优货币区,在统一货币政策冲击下,一个经济体各个区域的反应并不具有一致性,反应程度和反应时滞都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