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跨境国际化经历: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810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下,海外留学、出国访学、海外博士后工作等国际化经历越来越受高校和教师的重视,具有跨境国际化经验的教师在聘用和晋升中也备受高校青睐。本研究借鉴奈特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框架,调查高校教师对国际化的理解和态度,分析他们参与国际化的动因和参与障碍,研究跨境国际化经历对他们学术职业的影响,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高校教师在获取跨境国际化经历的过程中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和外部机会与挑战,以探讨高校教师跨境国际化经历与学术职业有效融合的途径。本研究主要在我国中部某省两所重点大学进行,于2014年12月-2015年6月,对10位具备留学、访学、博士后工作等跨境国际化经历的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全程录音,并整理转录成文字,进行分析,探讨跨境国际化经历对高校教师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使这些跨境国际化经历与高校教师的学术职业有效融合。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对于国际化的理解不全面,但是具备较强的国际化参与意识和意愿;他们获取跨境国际化经历主要是出于职业竞争和晋升、文化理解和视野拓展、教学与科研等经济、社会/文化、学术方面的动因;他们的实践受到家庭、语言文化、知识和能力、行政体制等因素的制约;这些跨境国际化经历对他们的教学和科研产生影响,影响的方面和程度因教师个人具体情况而异;教师获取跨境国际化经历受到来自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和来自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的影响,要使教师的国际化经历同学术职业有效融合,需要教育部门、院校、高校教师个人在国际化意识、国际化投入和综合能力三方面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
中国道教因其崇山的传统和入山修道的独特宗教诉求形成了特殊的入山禁忌,包括入山的时间、空间、行为禁忌等。道教入山禁忌以万物有灵观为认识论前提,体现了道教在人与自然关
本文致力于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分析大学生生命教育,深层次挖掘大学生的自身潜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扩充生命教育的本体意蕴与内涵,提升生命教育的实施效果和质量,为高
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与壮大,民办高校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扮演的角色已越显重要。专任教师是民办高校实现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如何有效激励
九宫山道教虽在南朝与唐代两个时期就已有人入山修道,但均因史料语焉不详而难得其道教发展之实情。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高道张道清入山弘教,九宫山道教才真正开始兴起
当今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责任,是时代面貌的展示者,时代性格的塑造者和
<正>昆嵛山,横亘烟台、威海两地,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为半岛东部最高峰。据史料记载,远在汉唐之际,昆嵛山已是寺观林立,洞庵毗连,香火朝暮不断。春秋时期,昆嵛山就已成为方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培养水平的集中体现。强化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应有之义。六西
从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教师业务素质、师资队伍结构、教师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教师成长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在借鉴国内
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这部小说记述了大量的敬谦词语。本论文属于专书专题研究,主要采用穷尽统计与举例论证分析相结合,微观探究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