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可持续社区理念的思想渊源与演变出发,针对国内外可持续社区建设的实践,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社区生态景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居民社区生活和谐三个方面重新诠释了“可持续社区”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兼有科学性和人性化的“可持续社区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广州市35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实际评价。广州市社区可持续水平较好(0.71),总体上生态景观和设施配置较好,而社会可持续能力一般(0.66);空间分布上,新城社区可持续水平(0.72)总体略强于旧城社区的(0.70),新城的社区生态环境略好,而旧城的设施配置略强。按照建成时间的划分,历史街区评价结果明显好于普通社区;普通社区中,1978-1992年建成的社区可持续水平最好(0.73),1993年以后新建的社区生态景观方面最好,改革开放前的社区则各方面表现都相对较差。最后,基于这些论证,笔者得出了广州市的社区可持续建设需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和谐度,特别是居民和社区间的交往质量,并对可持续社区的近一步研究和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