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车身调平系统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cod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小型三行轮式玉米收获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主被动调平相结合的调平系统,建立了相关运动学、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该调平系统由可以应对田间大角度长斜坡的三点主动调平系统和可以应对田间小型凸凹的被动快速微调悬挂系统组成。(1)提出了三点边界逐低调平策略:本研究基于小型收获机自身质量较小、在丘陵山区环境恶劣的耕地作业时易倾覆以及重心越高行驶稳定性越差的特点,选择了基于位置误差的三点逐低调平作为主动调平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位置误差的三点边界逐低调平策略,该策略不仅可以解决逐低调平时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油气缸)行程有限导致调平中断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在完成调平作业的基础上降低收获机整机重心,提高其抗倾覆能力。(2)设计了主动三点调平装置:基于调平策略,本研究对三点主动调平系统的调平装置进行了设计。调平装置由两个前置油气缸和一个后置液压缸组成。两个前置油气缸分别安装于收获机左右前轮和车身上底盘架的连接处,其活塞伸缩主要负责完成收获机车身的左右横向主动调平;液压缸安装于收获机车身后悬架中心处,和两个前置油气缸利用活塞伸缩完成收获机车身的前后纵向主动调平。在所设计的调平装置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前后调平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建立了各个调平支撑点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和相对应油气缸、液压缸活塞伸缩长度之间的数学模型,使控制系统可通过控制策略和该数学模型直接控制油气缸和液压缸活塞伸缩来完成收获机车身调平。(3)设计了被动悬挂微调装置:为解决收获机在遍布小型凸凹的田间作业时车身摇摆抖动导致作业质量下降的问题,本研究在主动控制三点调平的基础上增加了被动快速微调悬挂减振装置。该装置由前轮处两个独立油气悬架和后桥处的非独立弹簧阻尼悬架组成。基于微调悬挂减振系统建立了收获机1/4、1/2以及整车悬挂的动力学模型,并在AMEsim平台上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减小地面激励对收获机车身的冲击。(4)完成了调平策略的初步验证:基于调平策略设计了调平控制流程,并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对控制流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为提高调平精度、缩短调平时间、提高调平过程中油气缸和液压缸活塞运动的平顺性,本研究采用了PID控制。(5)完成了调平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验证:基于上述动力学、运动学模型以及控制流程,本研究通过MATLAB/Simulink和AMEsim平台以5°角为梯度对该调平系统进行了联合仿真验证,仿真内容主要包括单向倾斜(前倾、后倾、左倾、右倾)调平仿真、双向倾斜(左前倾、右前倾、左后倾、右后倾)调平仿真以及油气缸(液压缸)活塞仅靠收缩不能完成车身调平状况下的调平仿真。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收获机调平系统可以完成左右倾斜10°,前倾6.5°以及后倾15°的调平,可以满足收获机在丘陵山区耕地的作业需求。本研究设计的针对小型三行轮式玉米收获机的调平装置和调平控制系统为玉米收获机自适应调平提供了研究基础,并为其他行走农业机械的调平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改进CIVCO俯卧位托架在直肠癌中应用方法,探究真空垫与CIVCO俯卧位托架联合使用(改进型固定组A)与单独使用CIVCO俯卧位托架(一般型固定组B)摆位误差差异,制定真空垫固定下肢流程与要求。方法:基于CBCT(cone beam CT),采集摆位误差数据,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行俯卧位直肠癌放射治疗患者。改进型固定组32例,一般型固定组32例;两组中又以BMI(bod
期刊
全球化时代意味着地方性、全民性的全球交往与交流的时代到来。传统文化的价值被重新评估与重新挖掘,地方性的全球连接和媒介技术的普及给传统文化带来了介入全球传播网络的全新可能。在复兴传统文化进程中,非遗的传播交流尤其是国际传播,在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非遗传播提供了便利,影像是非遗文化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载体,可以跨越国界与文化界限,共享非遗文化的群体范围中的地域
期刊
在我国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中,设计类课程的建设极为关键,需将提升学生对三维立体风景园林空间的认知作为重点,逐步指引学生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学习。现阶段,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存在设计类课程内容不丰富、学生课程学习效率偏低等问题,导致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效果低于预期。在VR背景下,教师可尝试将VR技术融入风景园林专业设计类一流课程建设中,发挥VR技术的交互性强等优势,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风景园林设
期刊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任务落实背景下,广东东软学院省级一流软件工程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贯彻TOPCARES方法学教育教学理念,构建1321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最终实现内涵式发展与特色发展。以软件工程一流专业建设为例,分析专业建设背景、现状、特色优势和建设路径,希望对相关高校同类型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内蒙古工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面临机遇与挑战。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环境设计人才,总结以往的经验,顺应时代需求,积极修正育人模式。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强化国家建设使命担当;打造艺工融合交叉学科特色,适应行业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加深学生专业知识理解和综合利用;以地域环境特色产业发展为引导,培养为地方服务的专业人才,从而建立适应时代发展和地区需要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专业建设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强国的关键。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全新的人才培养发展环境和政策指引下,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点如何贯彻国家政策导向,结合学校特色、专业特点推进内涵建设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焦点。该文以吉林艺术学院设计类专业为例,探讨和总结在培育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推进建设的过程中的发展思路、建设经验及举措,以期为当下设计类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是一种由非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以双侧胸部浸润性影像学改变,伴严重低氧血症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1]。且ARDS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根据初始严重程度类别,死亡率约为35%~45%[1]。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识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风险分层和预测疾病结局。它们可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
期刊
文章以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品设计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探索应用型高校一流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策略。依据《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文章通过聚焦信息社会对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技艺协同的育人理念;理实“一体两翼”,构建一流产品设计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新体系;融合创新,多方位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研训练和实践平台;互融互生,创建多成果导向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期刊
<正>2023年3月21日,设计学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期成果交流系列活动在鲁迅美术学院开幕。此次系列活动由鲁迅美术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双一流”建设办公室、鲁迅美术学院教务处、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承办,
期刊
张家口市高铁规划基于站城一体的理念,构造城市慢行系统,打造站内零距离换乘系统,优化城市景观等,以此营造交通、生活与景观三重功能复合的枢纽,实现“融城于站”,通过对张家口地区的商贸文化、铁路文化、冬奥文化的传承,彰显片区地域特色[2]。在“站城一体”的视角下,构建一个以生态、健康、智慧、体育为特色的链接片区活力的复合高铁新城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