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膜钙镁ATP酶的分离、纯化和重建及其在高血压状态下功能变化和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hub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时阻力血管的过度收缩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的持续增高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解决胞内高钙的问题是高血压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血管平滑肌胞内钙浓度主要由钙的出胞过程,入胞过程和胞内摄取,释放过程调节。钙泵是胞内钙出胞过程的主动转运形式,因此在降低胞内钙浓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关于钙泵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至今未明。现有的研究结果多数认为高血压状态下钙泵的功能降低,这是引起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升高的原因之一。但也有文献认为高血压状态下钙泵功能没有改变,甚至提高。因此,至今为止,意见仍未统一。至于钙泵功能为何改变,及其原因何在。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鉴于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回答如下两个问题:1.高血压状态下钙泵功能究竟是否有改变?2.这种改变的原因何在? 由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 1.建立了质膜钙泵的分离纯化方法和磷脂重建方法并用这些方法成功地分离纯化了正常大鼠(CR)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红细胞膜钙泵,而且将其重建于人工脂质体上。结果表明纯化和重建后的钙泵分别具有水解活性和转运活性。这项工作至今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2.系统地研究了高血压状态下质膜钙泵的功能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高血压状态下A.SHR质膜钙泵的功能确有改变,不论膜状态下的基础活性还是模拟状态下钙泵的活性均下降;B.红细胞胞内因素和胞外因素对钙泵均有调节作用,这些作用是一致的和协同的,均使其活性增加。这在生理学意义上反映了高血压状态下机体内可能存在的负反馈机制的作用.C.红细胞胞内调节因素的作用强于胞外调节因素的作用。这可能是高血压状态下胞内高钙以及由高钙引起的一系列变化的反映。高钙本身也是调节钙泵活性的生理刺激物。D.质膜对钙泵的活性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纯化前SHR钙泵对各种环境刺激的反应均低于CR钙泵,而纯化后二者表现及行为基本一致。由此提示,高血压状态下质膜的成分,性质和理化状态可能发生某种改变,而这种改变对钙泵活性有抑制作用。E.在重建的磷脂系统上SHR钙泵转运钙离子的能力与CR钙泵基本一致。结果提示SHR钙泵在分子结构上可能没有重大改变。F.SHR钙泵基因的表达活性低于CR钙泵。这是其在膜状态下活性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G.SHR钙泵在质膜上的丰度低于CR钙泵。此结果与钙泵基因表达水平低下相一致。 综上所述,高血压状态下质膜钙泵功能低下。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其自身分子结构和胞内胞外的调节因素无关,而与其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和高血压状态下质膜可能发生的性质及理化状态改变有密切的关系。
其他文献
<正>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对基层央行的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意义重大,联系人事管理工作相关内容,
本区地处华北陆块北缘呼和浩特以北,太古代~新生代漫长的地史演化形成的地质体、地质构造和矿产等各具特色。中生代时期因受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作用,伴有燕山期矿物侵位隆起,
一 成廉·布莱克不但是诗人、雕刻家,而且是一位预言家。他不仅预言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而且在他的诗歌精神中不自觉地预言了现代主义的产生。 布莱
党的教育方针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德育理应是学校进行教育的首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身的道德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思想品德对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医疗环境中及医疗相关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高分离率令人担忧。具有高毒力潜力的社区
超声波成像技术具有无电离辐射,相对安全,成像速度快等优点,己成为了一种令人瞩目的新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多个领域,例如:医学诊断、地质勘探、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等。对于该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国地税合作”中两种模式即分散建设模式和集约建设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了分散建设模式下“互联网+国地税合作”存在的问题:电子税务平台重复建设问题
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光学三维测量技术,因其精度高、速度快和分辨率高的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逆向工程、生物医疗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多发性骨髓瘤神经病变可分为12大类,发生率约55.6% ̄63%。与肿瘤压迫、浸润、续发性代谢异常及药物因素等有关。对常见的脊髓或马尾神经压迫性损害,颅神经损害,脑损害,神经根损害及末梢神经损
美国学者詹启华曾经断言,“孔夫子”这个今天一般世人对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汉语称谓,在利玛窦来到之前的中国本土语言和思想文献中几乎不存在,它完全是利玛窦等西洋耶稣会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