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3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我国正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创新寻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想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必须重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领域的新兴力量。智能制造在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在不断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智能制造企业是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提升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对于增强我国智能制造的竞争力,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大多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研究其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我国智能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首先对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企业以及技术创新效率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技术创新相关基础理论。其次,本文将技术创新活动定义为,投入技术创新资源到产出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的生产过程,因此从投入产出的视角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选取合适的投入产出指标,利用DEA-BCC模型测算我国60家智能制造上市企业2015年—2019年的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分析我国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行业领域、地区、企业控股主体性质等多维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内外部因素分析,选取R&D资金投入强度、技术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企业员工素质、企业规模大小、控股主体性质、政府科技补助力度、区域优势七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以测算出的智能制造企业技术效率为被解释变量,进行Tobit回归分析,研究所选因素对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以此为基础,为提升我国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出对策建议。
  研究发现,我国智能制造企业的科技投入转换能力总体上不强,技术效率均值水平不高,但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其纯技术效率的均值大小与增幅都要低于规模效率。通过行业领域、地区、企业控股主体性质等多维视角分析,多层次掌握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发展状况。通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可知,R&D资金投入强度、技术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以及政府科技补助力度是影响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前三大因素。此外,不同控股主体性质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的建设以及企业规模扩张都会促进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业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主要矛盾的两方面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领域,而是拓展到了社会发展的领域,未来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会更加重视、着力更多,并且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自2013年9月中国首次提出要建设“新
学位
有效市场假说存在这样一个隐含条件:如果收益存在任何可预测性,人们就会纷纷模仿和利用它们,这种套利会使市场价格趋于有效。然而,动量投资策略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被广泛宣传,直至今日,它仍然可以产生利润。动量效应,即买入过去一段时间表现最好(最差)的股票,卖空过去一段时间表现最差(最好)的股票,保持这种投资策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会有显著正(负)收益。全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市场(除日本以外)已经发现了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协调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一环,是破解中国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核心措施,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载体,产业协调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推动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产业内部协调发展,对于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和人才的推动,其中创新是核心动力,人才是首要资源。当前,人力资本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凸显,从而日益成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而随着我国目前面临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可用劳动力持续性衰减等不利形势,人力资源发展则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因此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提升人力资本,用好人才首要资源的优势,从而为经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成为我们需要进一步探
1936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经营实权被宋子文官僚集团获得,这标志着这一中国近代民族烟草行业中的翘楚最终的失败命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发展由鼎盛逐渐转入逆境,最终走向衰败。本研究以动态能力的视角,关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内部因素,探索其走向衰败的原因,以求窥探近代民族企业全面凋零的一角,也为当代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镜鉴。本研究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说明了动态能力的内涵,确立了其作为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利用劳动力、土地和其它优势资源成功切入全球价值链。不过,在取得举世公认的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低端锁定”困境。近年来中美贸易战以及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实践反复证明,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即把被动融入全球价值链转变为自主建构由本土跨国公司主导的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
学位
失业不仅影响个人身体和心理健康,也影响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间点,深入研究失业与个人幸福感、抑郁感的关系尤为重要,失业群体对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主观态度,也成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的依据。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进入21世纪新常态和新时代阶段的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研究,目前文献较为少见。  本文使用CFPS数据,利用丰富的个人特征信息和个人主观态度等变量,实
学位
农为邦本,农业兴则天下安。多年来,“三农”问题一直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人口外流及老龄化现象严重,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的现代化之路。因而,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培育乡村振兴的新动力,从而加
学位
市场份额不足始终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市场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三个层面的因素导致市场份额不足:一是居民生活贫困化,近代人口激增加剧了土地的不平衡性,占有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凋敝,人民难以维持生计,连年的灾荒进一步加剧人民的贫困程度,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不足;二是近代民族工业所生产的产品紧跟外资商品发展而发展的,中国消费习惯之间的差异导致对新商品的需求不高,另外由于工业发展受限于原料技艺等,民族工业生产技术
学位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与“无烟产业”,对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大意义。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软实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文化产业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密切联系意味着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互动耦合关系。  文章在梳理以往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发展绩效、发展动力、发展要素三大层面分别构建文化产业评价系统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