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雷达、雷电定位、高空探测、卫星探测、气象自动站观测等各种现代化探测设备的观测资料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飞机人工增雨时,地面作业指挥中心的指挥人员通过收集、处理分析这些资料,制定出科学的作业催化方案,并指挥飞机的飞行航向和播云催化位置。但由于这些探测设备的生产商不同,其提供的资料文件格式也不一样,因此,这些资料不能在计算机的一个软件平台界面上进行处理分析。目前广西开展飞机人工增雨所使用的通信系统,仅能够满足空地基本的数据传输、显示飞机航迹。而雷达应用软件也只是分片显示回波信息,指挥员只能对照地图设计作业方案。当前,在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时,每制定一次飞行方案,往往需要在不同观测或探测设备的资料处理平台之间进行不断的切换对比,而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位置等预测误差太大,不能很好的分析判定,不利于选择最佳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催化时机。这样,大大降低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催化效果也不明显。如何充分利用气象现代化设备,高效、智能地处理气象信息资料,减少手工劳动,应用好气象信息,以便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广西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科技水平及综合能力,是当前广西开展飞机人工影响天气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相关技术,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应用于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的业务成果及其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针对探测资料过于分散杂乱,没有一个处理软件能够全部识别处理的局限,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以广西电子地图为基础的基于WEBGIS的飞机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平台,实现将天气雷达资料、雷电定位、高空探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飞机飞行的实时航迹等数据叠加到平台上,在平台上能直观的显示飞机航路上的云电情况。通过与卫星云图资料的对比,方便指挥员设计有效的飞机作业方案和指挥飞机的飞行催化播撒路线,实现飞机作业的安全高效和最佳的催化播撒时机。系统平台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能高效、智能地处理各类气象信息资料并提供给指挥人员进行决策,具有较强的决策指导性,较大地提高广西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催化效果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