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郁达夫的颓废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郁达夫的颓废,学术界都认同,但具体这颓废指的是什么,争议还是有的。本文试图破除加注在“颓废”上的道德标签,对郁达夫的颓废加以重新认识。 郁达夫的颓废首先表现为他对生活的憎恨。在他前期的生活中,郁达夫基本没有享受过成功,也没有真正体味过情感的滋润。留学回国后的1923年郁达夫在小说中突出了“零余者”形象,以把自己放逐在社会边缘来凸现自我、反对生活。而在作品甚至生活中对于这种痛苦形象的一直坚持可以看出郁达夫自我欺骗的颓废。郁达夫在作品中较多涉及自杀和疾病。他对自杀的肯定可以看作是对自我实现的要求。对人物疾病的设置则体现了他以示弱来表达对生活的憎恨。 面对生活的虚无,郁达夫试图以拯救来超越生命。他没有求助于宗教,而是在肯定情爱力量的基础上否定了单纯的性欲,试图以性灵统一的爱来反对生活,获得拯救。但这种爱的拯救具体反映在小说中却是对女性的憎恨。为了在情爱中始终掌握主动,郁达夫势必在他的小说中不平等地对待女性。最终郁达夫的爱的拯救是既无能又无为,这可以看作是他自我欺骗的必然结果,是他颓废的又一种体现。
其他文献
古人关于性健康的实践理论其实就是“房中术”。一些欲在房事中追求养生,追求健康的医学家和道家们,把如何在男女性生活中获得乐趣、保健、延年益寿的学问总结起来,还起了个貌似挺好听的名字。在房中术里,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四个字——“采阴补阳”。  什么是采阴补阳呢?在典籍中记载,所谓“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即指男女交合之后,分别吸取对方的精华来补益自己的身心,从而达到健身目的。事实是这样吗?这种说
【案例】  25岁的小刚自从去年失恋后,就变了个人。为了减轻失恋的痛苦,小刚就整天挂在网上,在聊天室里与各种人等聊天,尤其喜欢找女人聊。在聊天室里,他遇到几个女人特别喜欢跟他聊,后来他们陆续约了见面,然后就自然发生了关系。  小刚当时只是觉得接触不同的人还挺有意思的,上网的那些女人,有几个都是有老公的,她们老公在外面包养了“二奶”,然后她们出于报复,就跟他在一起。从此,小刚开始了频繁的“一夜情”。
本论文主要是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分别登上中国、韩国文坛的女作家萧红和姜敬爱的成名作《生死场》与《人间问题》进行的比较研究。论文运用平行比较研究方法,以女性主义的视角
《花间集》编订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九四○),作为文人词的开山之作,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备受历代作家、选家、评家的关注,自它问世迄今的一千余年间,前贤时人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