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规则子阵技术的相控阵列天线理论与应用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ha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控阵列天线因其具有高增益和灵活的波束扫描、波束赋形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电子系统中。但随着电磁环境越来越趋于复杂,系统对相控阵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能够满足低副瓣、高增益、多功能一体化等应用需求,相控阵列天线需要朝着大规模化方向发展,这对阵列天线的优化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首先,每个阵元后端都需要连接一个T/R组件,而基于传统的T/R组件构成的馈电网络结构复杂、成本高昂、功耗巨大。其次,在大型阵列中,阵列背面上的所有连接都被约束到每个天线元件的相同区域,这种有限空间约束随着工作频率的逐步提高对天线阵列提出了严峻的工程挑战。因此,必须从阵列天线辐射机理出发,增加其设计自由度,减少T/R组件数量,探索新型阵列天线的可能形式。非规则子阵技术,是指将规则排布的天线阵列进行非规则的子阵划分、同一子阵内天线单元激励幅度和相位保持一致,并且采用同一T/R组件馈电各子阵以降低相控阵整体成本和功耗。由于阵列中所有单元都参与辐射,相比于传统的稀疏或稀布阵列架构,非规则阵能够实现更高的增益和角分辨率。因此,非规则子阵技术在应对低成本高增益相控阵新挑战方面具有极大的挖掘潜力。本文以非规则子阵为研究对象,重点对非规则子阵的辐射机理和综合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典型系统应用探讨了基于非规则子阵的大规模MIMO基站频谱效率最大化设计方案。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概述如下:1.针对大规模非规则阵的综合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大熵原则的非规则阵列优化模型。该模型将整个算法分为两步:第一步,利用遗传算法基于最大熵的原则找到最优的拓扑结构;第二步,根据确定的拓扑结构,对期望扫描角度进行波束综合。该方法利用信息熵的概念从另一个维度重新定义了非规则阵列,将原有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两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显著提高了整个优化过程的效率。2.针对强耦合宽带相控阵列单元间距较小的缺陷,国际上率先研制出基于非规则子阵技术的稀疏馈电型强耦合宽带相控阵。该稀疏馈电型强耦合宽带相控阵在节省一半T/R组件数目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实现在8-12GHz频率范围内?60°扫描,且天线性能在?30°扫描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且T/R组件馈电间距可达0.576倍高频波长。该项成果成功地解决了强耦合阵列单元间距不能大于最高频半波长的难题,减轻了在高频段小型化连接器安装的难度,并且有利于减少高成本的T/R组件数量、降低散热模块设计复杂度。3.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出了两种低稀疏率馈电型高增益非规则阵列的综合方法。首先,在充分分析非规则阵的辐射机理后,得出了相对波程差是非规则阵列在大角度扫描时方向性系数下降的根本原因的结论,子阵规模的增大和扫描角度的增加不可避免的导致相对波程差的增大,从而导致方向性系数降低。针对有限视场应用,仅通过优化子阵形状和排布方案,实现大角度扫描时的方向性系数的提升。另外,针对宽角扫描应用,通过对子阵内单元不等相位的馈电及端射子阵方向图设计,显著提升了大角度扫描时的方向性系数,使得非规则阵在整个扫描范围内与采用同样T/R组件数量的传统相控阵相比,都可以获得近3d B的方向性系数收益。4.提出了适用于5G基站平台的一维非规则阵列新结构,针对多种规模子阵混合排布的优化问题,通过凸分析与转化,建立了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同时创新性地引入广义Benders分解算法将原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较易求解的简单问题,实现了对大规模一维非规则阵列布局问题的快速求解。非规则子阵划分策略基于有限大阵列全波仿真得到的各单元有源反射系数和有源方向图,将联合效应对可实现增益的影响也纳入优化模型以最大幅度的挖掘天线阵面上的自由度。5.最后,针对下一代MIMO阵列,创新性地将非规则子阵划分技术引入传统的全数字波束形成阵列和混合数字波束形成阵列。分别建立了全数字非规则阵列和混合数字非规则阵列的MIMO传输模型,并通过探究内部传输机理,采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对非规则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功率约束和相同RF链数的情况下,非规则MIMO阵列优于传统的数字波束形成阵列和天线选择阵列。
其他文献
本文对智慧办公的概念与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从多角度阐述智能技术的应用,包括智能门锁、语音办公、智能办公及智慧办公室创建等,由此实现多人脸无感知识别考勤、IOT智能打印系统、AI智能会议系统、多场景会议室等功能。通过研究,使智能技术的作用与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营造智慧办公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融合数字地图的预测巡航控制是国家实现双碳承诺、企业在双积分政策下成功转型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传统车辆巡航系统通过车辆动力系统控制实现对设定车速的自适应追踪,减轻驾驶员的驾驶疲劳。数字地图的加持可以让车辆提前获取前方道路状况,从而提高搭载巡航控制系统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与驾驶安全性。然而,融合数字地图的巡航控制快速发展的背后诸多关键科学问题悬而未决,尤其是数字地图与车辆动力系统深度集成理论方法远未成熟
<正>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重点领域,前瞻科研布局和升级组织模式,不断提高原创性、引领性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加快产出“从0到1”的重大科技成果,不仅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引导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等
期刊
<正>民法典实施一年来,江苏全省各地深刻把握江苏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新任务,着力找准法治服务保障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助推高效能治理,守护高品质生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了新的进展。贯彻实施民法典的做法成效2021年,江苏全省一审民事、商事、产权、环资案件数分别达79.5万件、14.8万件、2.9万件和1.07万件,对
期刊
专业教学团队运行特指在高职院校“专业”这一基层教学组织中,由专业负责人为引领,骨干教师、初任教师以及兼职教师为关键构成的教学团队在完成各种类型教学任务时协作互动的动态过程。基于对3所高水平高职学校的个案调查,专业教学团队在完成不同类型教学任务过程中整体呈现出了“异质性”“碎片化”运行特征,在完成教学常规任务过程中呈现“原子化”特征,在完成项目化任务过程中呈现“小团体”运行特征,在完成专业建设任务过
目的:通过对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行正畸掩饰性治疗前后的X射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患者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治疗前后的差异,为该类患者的临床矫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21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行正畸掩饰性治疗的3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不同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13例,均角组17例,分别对两组正畸治疗前后的X射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
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交通预测在交通规划和城市管理等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交通预测任务中,捕获交通数据的高度非线性和复杂的时空依赖关系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为了更好地捕获交通数据的时间依赖性和全局空间相关性,以及同时满足长期和短期的预测任务,设计一种用于交通预测的注意力时空图神经网络。首先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来调整邻近道路与非邻近道路的重要性,整合全局空间信息。然后再通过图卷积网络和带有扩展因果卷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