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新安全观与和平崛起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国的兴衰常常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崛起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目光,但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传统的安全观认为,大国崛起就意味着扩张和称霸战争,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激烈的安全竞争。和平崛起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19世纪末,美国和英国在崛起后的行为却证实大国崛起后并不一定会称霸。大国崛起后的行为是由包括国家意图、政策、价值观等在内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安全观作为国家安全政策的基石,对国家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冷战后,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国家之间的依存更加紧密,各国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中国的新安全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它提倡“互利、互信、平等、协作”,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以互利合作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别国的安全,因而能使中国的和平崛起成为可能并为其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全文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从理论上对进攻性现实主义者所认为的“大国崛起后会称霸并发动争霸战争,和平崛起不可能实现”的传统安全观进行批判并证明,和平崛起是可能实现的。然后,指出中国新安全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并对新旧安全观的主要观点进行比较。 第二部分主要回顾了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演变过程。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新安全观的最终形成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在不同的时代安全观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热爱和平、不争霸、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这些观点始终未变。 第三部分主要是从中国新安全观的内涵和特点来分析中国的崛起为什么是和平的,新安全观通过哪些原则来保障和平崛起的实现。 第四部分主要是从中国新安全观的成功实践来说明,中国的和平崛起是能够实现的。新安全观能够为其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文章的末尾通过引用美、英、澳等国对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取得的成就的积极评价,从另一侧面证实了中国的崛起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并不是威胁而是贡献和发展机遇,其发展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在新安全观的指导下,中国的全面崛起一定能够实现。
其他文献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1998年5月21日,统治印尼长达32年的军方强人苏哈托宣布辞职,结束了对印尼的威权统治,启动了印尼的民主化进程。以往的民主化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自然会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社会大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法律地位及保护等势必应运而生,但目前我国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公共医疗卫生活动中个人信息的保护更是缺乏相应规定。
作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纳米技术设计的新型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主要研究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在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经过60年发展与积淀,兵团形成了以兵团精神为核心的精
1923年,在中国华洋赈灾总会的提倡下,我国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河北省香河县成立,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社会舞台活跃的序幕。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市场主体
广州大学城校区组团二位于大学城小谷围岛的东南侧,红线内用地223.8hm2,包含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三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区总用地为81.8hm2,学生2万人
公司并购是一种涉及公司资产及股权结构,目的在于谋取他公司控制权或经营权的行为。然而在公司并购发展的早些时候,股东只是被动的旁观者,一切活动由董事以及经营者们主持。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变革而求新的非常时期,诸多思潮风云俱起,各种经济形式日益繁杂,其中对传统的一些观念去留取舍,又成为诸多领域学者常议常新的话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夫妻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任务,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强调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距今已有8年的时间,在这8年的时间里,
本论文旨在从科学哲学的视角,评估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学术地位。科学哲学有三大科学评价体系,分别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库恩的范式理论和拉卡托斯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