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基双极板双辉离子渗碳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利用氢能的重要装置,它可以高效、直接地将氢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输出。双极板作为PEMFC的重要组件,必须具备良好耐腐蚀性和导电性。使用钛制造双极板有利于PEMFC的轻量化,扩大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但是在PEMFC的环境中,钛很容易产生钝化膜,增大阻抗、降低PEMFC的输出功率,因此需要对金属钛进行表面改性。良好的金属导电性要求表面具有高活性,而提高耐腐蚀性的重要途径是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钝化层,二者矛盾。过渡族金属碳化物的成键方式包括金属键和共价键,因此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惰性。本文提出,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A2表面进行渗碳处理,制备碳化物改性层,以提高钛金属的综合性能。考虑到金属V和Ti属于无限互溶金属,金属Ta本身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为进一步提高双极板的性能,本文初探C-V、C-Ta共渗处理的可能性。经过表面渗碳处理后,TA2基体表面形成了均匀致密的Ti C改性层,在模拟PEMFC环境(0.5 M H2SO4+百万分之一HF,70℃)中测得改性试样的腐蚀电流密度为5.867×10-6 A cm-2;当压实力为140 N cm-2时,界面接触电阻率3.99 mΩcm-2,比TA2基体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在渗碳的过程中掺杂金属V,使得TA2基体表面形成了均匀致密的Ti C/VC改性层。测得改性层的界面接触电阻率1.17 mΩcm-2,表明C-V共渗处理可以显著地改善TA2基体的导电性能;其腐蚀电流密度为5.238×10-6 A cm-2,掺杂V渗碳对试样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幅度较小。对TA2基体进行C-Ta共渗,在基体表面制得结构致密的Ti C/Ta C改性层。测得改性层的腐蚀电流密度和界面接触电阻率分别是1.277×10-8 A cm-2、2.05 mΩcm-2,表明C-Ta共渗在提高导电性能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基体的耐腐蚀性能。在TA2基体表面进行C-Ta共渗处理,是提高TA2综合性能的有效方案。
其他文献
γ-TiAl合金具有轻质、高比强度、高温蠕变性能良好和力学性能好等特点,已成为航天航空领域关键金属材料之一。但是,在700℃-800℃该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急剧恶化,严重限制了其规模化工程应用。常通过添加微量合金化元素和表面涂层处理来改善其抗氧化性能,但合金化法会影响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表面涂层常由于层/基元素扩散引起剥落失效。研究发现微量卤族元素(氟、氯等)能大大改善γ-TiAl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学位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奥氏体耐热钢C-HRA-5,将成为650℃~700℃的USC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的重要备选材料。C-HRA-5钢使役温度在600~800℃之间,与不锈钢敏化温度450~800℃的区间重合,在特定环境下会面临晶间腐蚀(Intergranular Corrosion,IGC)的风险。研究表明在Super304H耐热钢通过表面纳米化来促进Cr原子的扩散,是改善其高温抗
学位
针对镁合金存在强度低、耐腐蚀性差、低弹性模量等缺点,通常通过添加增强体制备复合材料,从而大幅消除镁合金本身存在的劣势,提高镁合金在工程应用领域中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双级超声结合电磁搅拌对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platelets,GNPs)进行预分散处理,然后通过超声辅助半固态搅拌铸造法成功制备GNPs/Mg-4Zn-0.5Mn(=0.1,0.3,0.5 wt.%)复合材
学位
随着工业的发展,焊接工艺已经成为制造业中一项生产精确尺寸产品的重要技术,焊接生产的效率与稳定性成为影响焊接发展应用的关键问题。然而焊接性的内容指标较多,难以同时获得评定优化,因此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往往将焊接工艺稳定性与接头力学性能作为有效指标进行优化。论文提出基于灰色田口法对304不锈钢进行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试验,对这两项性能进行综合评定、优化,并深入研究焊接过程电弧物理现象对接头形貌
学位
气体传感技术在包括工业和学术领域在内的各类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它主要涉及识别和监测工业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气体浓度。其潜在应用领域可以是工业生产、汽车工业、医疗应用、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和环境监测等。本论文选择发现最早、应用广泛的二氧化锡气敏材料为研究对象,以简便易控的静电纺丝技术构筑一维纳米结构思路为基础,控制制备了不同形貌的SnO2纳米纤维,在利用单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中空纤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学位
为了缓解日益加剧的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开发设计清洁、高效的储能设备至关重要。超级电容器因其快速的充放电速度、较高的功率密度、长的循环寿命以及绿色清洁等优势在储能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其中,开发设计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由于过渡金属镍离子有多个氧化态以及较高的电荷存储能力,因此镍基材料普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作为与氧(O)同主族的元素,硫(S)、硒(Se)和碲(T
学位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碱性多糖,由于其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在医疗健康、食品包装、水处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壳聚糖具有p H敏感性,仅能溶于p H<6的酸性溶液中,这种性质限制了它在生物体环境中的应用。另外,壳聚糖只能在酸性溶液中质子化,导致其有效的抗菌性难以满足目前的抗菌需求。因此,改善其水溶性并将其与其他抗菌剂结合以产生协同抗菌效果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纳米氧化锌
学位
钛及其合金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用作骨植入材料,且具有相对较高的成功率,但对于老年个体失败率仍然较高,主要原因之一为衰老巨噬细胞介导的促炎免疫微环境抑制植入体周围的成骨和成血管,进而影响植入体骨整合。衰老巨噬细胞自噬水平降低,无法及时缓解内质网应激并有效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导致内稳态失衡,使其长期处于促炎的M1表型,为其抑制骨整合的根本原因。因此,探寻合适的促自噬药物,成功将其负
学位
传统气体压缩制冷技术的工质为氟氯烃类和碳氢化合物等制冷剂,该类制冷剂极易泄露并加剧温室效应和环境恶化,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发绿色环保高效的新型制冷技术迫在眉睫。近年来,基于固体材料在外场作用下产生的热效应,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固态制冷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根据施加外场的不同,将新型固态制冷技术区分为电热、磁热、压热和弹热效应。其中,弹热效应由于热效应显著,工作温区宽泛,应用设备简便等优点成为了最具
学位
近年来镁合金由于其密度低、比强度高等特性在新能源领域及航空航天领域备受关注,但其室温及高温性能很难达到工业生产要求。大量研究表明,在镁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形成的LPSO相可以很好的提高镁合金力学性能,同时,镁合金虽然在室温下塑性较差,但在一定的温度下可以进行大塑性变形来提升其室温性能,所以通过设计合理的变形工艺,研究LPSO相在变形过程中的演变及其对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有一定研究意义。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