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善聚碳酸酯聚氨酯的血液相容性,得到良好的抗凝血材料,本文主要研究了三种聚氨酯膜表面接枝肝素方法,并用各种测试方法对改性后的聚合物进行考察。将肝素降解得到含有端醛基的肝素,并用红外分析了降解后肝素的结构。采用末端固定法在聚氨酯膜表面接枝肝素,经甲苯胺蓝显色法定量测定聚氨酯表面的肝素含量,结果证明没有接枝上肝素。氨气等离子体处理法在聚氨酯膜表面引入含氨基团,然后接枝肝素,考察了不同的反应物浓度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反应条件。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分析表明肝素已接枝到聚氨酯膜表面,水接触角测试也说明等离子体处理引入氨基后的聚氨酯膜的亲水性有很大提高。紫外光接枝法在聚氨酯膜表面接枝肝素,通过两种途径将肝素接枝到聚氨酯膜上。首先通过紫外光接枝反应将丙烯酸接枝到聚氨酯材料表面,第一种途径通过肝素分子上的氨基与接枝丙烯酸的聚氨酯材料表面上的羧基反应将肝素共价键合到聚氨酯材料表面;第二种途径是在聚氨酯膜表面接枝丙烯酸后继续与己二胺反应,随后与肝素分子上的羧基反应接枝肝素。水接触角测试考察了两种质量百分数的丙烯酸单体对改性后薄膜的亲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丙烯酸在反应溶液中的浓度为10 wt%时显著提高改性后聚氨酯膜的亲水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肝素能够接枝到聚氨酯表面。溶血实验和细胞毒性测试第一种途径接枝肝素后的聚氨酯膜,结果证明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通过对比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的等离子处理法和光接枝法得到的肝素化聚氨酯,发现等离子体处理法能够更好地在聚氨酯膜表面接枝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