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颗粒吸波材料的制备与电磁性能研究

来源 :钢铁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dunp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电子产品及信息通讯产品向小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普遍采用高频化、数字化和集成化等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采用与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和高效,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剧烈的电磁干扰问题。扁平颗粒吸波材料是解决电子产品辐射干扰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开发性能优异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探索扁平颗粒吸波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开发实用化的吸波材料提供新的实验方法和理论依据。本文从实验方面重点研究了FeCrMo、FeSiAl、FeNiMo和FeCuNbSiB四种扁平颗粒吸波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吸波特性,并提出了扁平颗粒取向度与磁导率关系的唯象模型,具体内容如下:   1、采用行星式球磨工艺研究了球磨时间、磨球材质、预热处理、分散剂对FeCrMo、FeSiAl、FeNiMo和FeCuNbSiB四种扁平颗粒吸波剂制备工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球磨时间对扁平颗粒纵横比起决定性作用,扁平颗粒的片厚随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直径先增后减;硬质合金球显著提高了FeSiAl扁平颗粒的纵横比,获得片厚为0.9μm、纵横比为89的扁平颗粒;经过360℃预热处理后,FeCuNbSiB的塑性适中,获得片厚为1.0μm、纵横比为75的扁平颗粒;云母分散剂对于FeNiMo具有极好的分散效果,获得片厚为0.6μm、纵横比为100的扁平颗粒。   2、提出并发明了旋转模塑法制备片状吸波材料的新工艺,使得吸波剂的取向度高于涂布层压法。研究了压延成型、涂布层压法、旋转模塑法的工艺特点,结果表明,压延成型适合制备填充率低于40 vol.%、厚度大于0.2mm的片状吸波材料,涂布层压法适合制备填充率高达50 vol.%、厚度低至0.05 mm的片状吸波材料,旋转模塑法适合制备高取向度的片状吸波材料。   3、分析了热处理温度对扁平颗粒微结构、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eCrMo的最佳热处理温度为390℃,μ"max达到5.0;FeCuNbSiB最佳热处理温度为550℃,μ"max达到9.2。研究了不同纵横比的FeSiAl吸波材料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复数磁导率随着纵横比的增加而增加,与具有形状特性的Snoek极限定性一致,纵横比为89时,μ"max可达11.5。   4、研究了吸波剂取向对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波剂取向分布能够显著提高复数磁导率,降低介电常数。根据磁导率几何投影建立了取向度与磁导率的唯象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在不断的做出努力。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提出了三种有助发达国家完成减排任务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大量自然水体和部分饮用水水源地都相继出现藻浓度过高的威胁。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是我国水华的优势藻种,它能导致水体的水质变差,并释放出对人体有致命威胁的微囊藻毒素。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铜绿微囊藻处理技术是以聚合氯化铝(PACl)为混凝剂的混凝沉淀工艺。混凝沉淀作为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对一般浓度的藻去除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水体中的藻浓度不断升高会导致水体pH升高,使聚合氯化铝
伴随大量创新及仿制药面世而来的是对遗传毒性杂质加强监管的迫切需求.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指南性文件的出台,弥补了我国杂质监管的空白,但难点尚存.传统评价方法具有局限性,
镉(Cd)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重金属元素,在较低浓度时,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时,会危害植物正常新陈代谢。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抗氧化损伤的信号分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它不仅对植物的许多生命活动如种子萌发、生长和衰老等具有直接的生理调节功能,而且作为防御反应中的关键信使,参与了植物对外界环境胁迫的响应,如干旱胁迫、热胁迫、盐胁迫、臭氧胁迫、重金属胁迫、机械损伤以及植物抗病反应。本实验
生物质能源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现代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作为未来化石能源的主要替代能源,而且生物质清洁炉灶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作为燃料,使用清洁高效,非常适合
我国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湿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植物在城市景观美化、人工湿地、生活废水处理等的应用越来越多,开发湿地环境中的生物资源显得越来越重要。丛枝菌根(AM)真菌及其宿主植物是湿地环境的重要组分,但目前对它们在湿地环境中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等了解还很少。北京湿地资源丰富,城市化水平较高,湿地植物在景观美化、废水处理、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应用较多。因此,本
为提高Ti6Al4V合金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能,降低有害离子Al和V的释放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利用激光气体氮化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TiN枝晶表层,并用化学仿生法制备羟基磷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