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基于江西进贤和河南长垣医疗产业集群的双案例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x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产业集群成为了中国工业化的组织选择。中国的产业集群起源于县域地区,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通过分工合作事实上转化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工业化以这样的方式形成规模,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了全球。近年来,政策与市场对中国传统工业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政策端要求摒弃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市场端,国民呼唤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需求愈加迫切。而传统工业不注重研发生产,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低等现象制约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研究发现,面对迫切的转型升级需求,产业集群内部无法自主完成转型,需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帮助产业集群克服外部性的劣势并且引导产业集群向创新转化。本文以发端于县域的医疗产业集群为切入点,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产业集群演化三阶段为理论框架,辅以编码技术对地方政策进行梳理以获得分析指标,探究地方政府对地方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丰富的,依次为:服务者、引导者、监管者和协调者。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服务者角色贯穿了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地方政府是否能够根据产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动态问题,及时响应、高效处理成为了一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第二,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地方政府拟定具有前瞻性的产业规划报告,引导资源向产业创新研发的领域聚集,催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三,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履行监管者的职责,为市场创新主体提供提供产权保护制度,为产业集群打造秩序井然、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第四,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履行协调者的指责,运用产业集群的内部社会关系促进信息互通、产业链共享,建立协调解决争端处理机制,提高产业集群的运转效率。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选题的创新性。本研究选取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产业集群作为研究案例,具有一定特殊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产业集群理论成果。二是构建了“产业集群演化理论”和“政商关系”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关注集群在演化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提高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有效性。本文为理解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角色提供了案例支持,为提高地方政府施策的有效性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产业集群如何在新时代完成转型升级,找准“市场定位”,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为其他县域经济和地方政府的施策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质量引资成为外资政策的主旋律。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引进FDI除满足我国经济建设资金需要外,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本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经过对外开放国策的多年实施,引进FDI是否一直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正向影响?这种影响是否存在阶段性差异?同时由于我国区域性差异明显,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地区性特点?立足未来,党和国家制定了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2035远景
学位
跨国并购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最近多年间,无论是受国家出台的鼓励政策还是企业自己的强烈意愿影响,跨国并购都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向好局势。“全球化”思想的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让不少中国上市公司将目光转向国外,开始进行对外投资。但现实情况是:中国企业起步晚,经验不充分,在跨国并购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如何提升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和整合绩效、
学位
近年来,随着新兴援助体在国际援助体系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中国援助对非洲受援国的具体影响。关于中国所奉行“不干涉内政”、“打包式”的援助原则,国际社会存在部分质疑,认为指出中国援助无法起到外援作用,反而会施加诸多负面影响,抑制非洲受援国发展。为了纠正和打破诸如此类言论对中国援助体系的误解和偏见,本篇文章从受援者群体角度探究中国对非援助对其就业的作用效果,不仅有利于增进和
学位
半导体行业是整个电子行业的奠基石。过去几年,跨境并购活动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十分活跃。但是,大多数的交易均为横向收购,即买方和被收购公司处于同一行业中,通常生产同样的商品。因此,对于半导体行业内的垂直并购交易的研究并不多见。近年来,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在国家层面上获得了越来越高的战略地位。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以期实现产业升级
学位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往来正在蓬勃发展的。基于此,目前已经有诸多学者研究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区域合作的研究。也有不少国内外学者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世界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对国家贸易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但将“一带一路”对中国知识产权国际化发展影响作为课题研究的学者少之又少。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标的,影响一国对外贸易品牌形象的塑造
学位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在近几十年取得了蓬勃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外资的吸引方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房价高的地方往往吸引外资的规模也越庞大。本研究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房价对FDI的影响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效应:其一,房价上涨导致外资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和经济产生良好预期,暨房价上涨的经济预期效应;其二,房价上涨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上升,外资可通过购买该地的房产达到资产保值或升
学位
国际形势极端复杂,世界疫情久不消散。实现百年奋斗目标之际,抗击新冠疫情危难之时,我国为人民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期间,企业捐赠物资等现象引人关注,为这份答卷增添了温情色彩。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履行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时代背景之下,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及其驱动机制。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更要坚持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积
学位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正借助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大刀阔斧地重塑着未来金融格局,传统金融机构——银行业首当其冲,直面是否引进金融科技改革这把“双刃剑”的时代命题,同时在全球金融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资银行更承担着银行业双向开放、对外国际化的历史使命。基于此,本文以全球视野下的金融科技时代为研究背景,重点分析金融科技创新对我国商业银行
学位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FDI)成为全球资本流通的主要方式。通过FDI,母国可以摆脱国际贸易限制,谋求区域合作,寻求新兴市场,同时东道国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先进技术,强化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为支持企业“走出去”,中国政府加大了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中国OFDI(对外直接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OFDI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发展迅速。2013年,
学位
作为战略管理领域的关注重点,企业面对竞争压力的表现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讨论。其中,维持超过企业基本运营所需的资源,即冗余资源便是一种常见的企业应对策略。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通讯技术和各领域新技术革命等因素的推动下,传统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当前的竞争状态已经从传统的行业竞争转变为迅速变化、高度不确定性的超强竞争市场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企业难以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必须主动出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