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理财思想源远流长,在其历史的演变中,分化成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两种,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有差异所在也有相同之处,相同点主要是二者都是在于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宏观面服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财政收支平衡的要求;它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立足点、建立的基础、理财方式和财政均衡的目的这些方面。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两种理财思想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过在历史的进程中两种理财思想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环境的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所适应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有所不同的。量入为出的理财思想在在经济开放不足、政府职能较宽泛和国家财力有限的时代背景下,对经济的发展显然比量出为入的理财思想更加具有优势;相比量入为出的理财思想,量出为入的理财思想则是和开放的经济以及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同时,量入为出的理财思想一般是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相联系的,而量出为入在一定程度上则往往是和扩张的财政政策分不开的。
对比当代的这些条件和与财政政策的联系,本文认为我国现在的理财思想应该由量入为出向量出为入转变,但在转变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抛弃量入为出,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的财政政策应该由当前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扩张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