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胃溃疡肝郁证侯大鼠模型的效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夹尾激怒法,结合醋酸烧灼法建立肝郁型胃溃疡病证结合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对模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及胃窦黏膜组织中脑肠肽P物质(SP)、生长抑素(SS)表达水平,以及大鼠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含量、5羟色胺转运体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探讨电针对脑肠轴的作用机制及调节的相关性,以及电针对肝郁型胃溃疡的效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6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体重为140g-200g,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模型组15只、西药组15只、电针组15只;采用P. Willner传统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造模改良,除空白组外所有大鼠进行模型制备,造模21天,刺激包括:断水24h;断食24h;夹尾5min;摇晃:1次/s,5min;昼夜颠倒;电击足底,电压50mV,每5S刺激1次,间歇5S,共刺激10次;束缚2小时(使大鼠头部在行为限制筒的开口端,不影响其呼吸为宜)。每天随机选择1种刺激,每种刺激平均使用3次,两天之中同一刺激不在相同个体上重复执行,共21d。抑郁症造模第10天,用醋酸法进行胃溃疡造模,胃溃疡造模成功后继续进行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刺激满21天为止。治疗手段分别为,电针组选取肝俞穴、梁丘穴电针治疗,西药组给予奥美拉唑水溶液灌胃治疗(3mg/100g/d),以上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3ml/d,空白组进行相应的假刺激。分别于造模前,治疗后称取各组大鼠体重,运用旷场实验评定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和开颅后在冰上游离大脑海马组织、下丘脑组织,-70°C环境保存,取胃窦黏膜组织备用。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5-HT)浓度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下丘脑组织及胃窦黏膜组织中SS,SP相关结果,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的5羟色胺转运体的相关结果。结果:1.研究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下丘脑及胃黏膜组织中P物质(SP)表达显著升高(P<0.01)。经治疗后电针组、西药组SP表达有所改善,以上两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下丘脑及胃黏膜组织中生长抑素(SS)表达显著降低(P<0.01)。经治疗后电针组、西药组SS表达有所改善,以上两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显示大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5-HT)检测值比较,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显著高于空白组。经治疗后电针组、西药组5-HT水平有所改善,以上两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显示大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转运体mRNA表达水平在模型组明显增高,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大鼠海马组织5羟色胺转运体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西药组均改善了肝郁型胃溃疡大鼠海马组织5-HT转运体mRNA表达水平较高的状态。结论:1.电针“肝俞穴”、“梁丘穴”对肝郁证候大鼠胃溃疡模型有治疗作用。2.电针对大鼠海马组织中5-HT含量及5-HTT的表达有负调节作用,对脑肠轴及HPA轴有自上向下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大鼠肝郁状态,对肝郁型胃溃疡有治疗作用。3.电针通过脑-肠轴可以双向调节胃、下丘脑组织中SP、SS水平,胃及下丘脑中同种脑肠肽含量呈正比分布,对肝郁型胃溃疡的治疗有效。
其他文献
2020年注定是我们国家、民族和政府的大考之年。这次大考,考验的不仅仅是政府官员,也包括我们的各行各业、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心力、智慧和韧劲。检验着党员干
期刊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承担着设计的启蒙教育,其中的空间教学是核心所在。针对空间构成如何摆脱传统构成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适应建筑设计起步的问题,结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一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客户对移动网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样给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网络优化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介绍移动运营商推进的四网协同必然性.还说明了通过网络规划仿
概述了聚氨酯-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聚碳酸酯互穿网络的合成工艺、性能、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