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领导干部是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与守护者,其能力与水平决定着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方面履行职能的深度与厚度,影响着高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对于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学校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高校领导干部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应具有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构建一支高素质的高校领导干部队伍,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吸纳古今中外的理论精华,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标准,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戴维·麦克莱兰德(David McClelland)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了胜任力这一概念。其核心是通过准确测量某一个体的某些特征来对优秀绩效执行人和一般绩效执行人进行有效明确的区分。随后胜任力这一概念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关于高校领导干部胜任力的研究文献所涉甚少。本文从现实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建立以胜任力为基础的选用考核机制,形成一套客观、全面、科学、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的高校领导干部胜任力通用模型,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然现状。首先绪论梳理了高校领导干部胜任力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回顾了关于胜任力的相关文献,揭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企图。第一章,相关概念与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理论基础,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浅谈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高校领导干部胜任力通用模型的建构。作为本论文研究核心章节,其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高校领导干部胜任力通用模型建构的方案设计,介绍研究的流程步骤,阐述应用的研究方法。二是高校领导干部胜任力通用模型构建的实证分析。第三章,高校领导干部胜任力量表设计。由胜任力模型推演高校领导干部胜任力量表,并对量表进行效度与信度分析。第四章,高校领导干部胜任力通用模型的实际应用。对在高校领导干部队伍建的实践中如何应用高校领导干部胜任力通用模型进行了论述。总的看来对于高校领导干部胜任力通用模型的实际应用性还需在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在对人才业务考核,胜任力测试,选拔招聘等不同环节要具体分析,以便达到研究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