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与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疗效评价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u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自1930年以来一直是治疗胰头及十二指肠病变的标准术式。随着进年来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越来越受到青睐,LPD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常规术式治疗胰腺及胆道肿瘤。LPD的优势和术后长短期疗效还存在很大争议,目前文献报道认为正确选择病人适应症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LPD是可行的。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评价OPD和LPD两种术式对治疗胰头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的所有OPD和LPD手术病例,排除了良性病变和围手术期死于与手术不相关的疾病的病例后共28例,其中21例OPD,7例LPD。对病人的人口学特征、共存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输血及美国麻醉学会身体状况分级等、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30内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共分析了28例病例,OPD 21例,LPD 7例。OPD和LPD两组的人口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吸烟史等无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在LPD组明显长于OPD组(p=0.030);两组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平均分别为38±17和33±2天,P=0.439);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其中胃排空延迟(P=1.000)、胰瘘(P=1.000)、胆瘘(P=0.545)、出血(P=0.551)、腹腔感染(P=1.000)。结论:本研究结果仅代表了本中心最开始阶段LPD技术的应用。我们的研究分析表明OPD和LPD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LPD术式对胰十二指肠和胆道恶性肿瘤是可行的。但是,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标准的术前术后管理也是必要的以使治疗效果最佳化。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我国跃居为世界上生产和销售汽车第一的国家。与此同时,温室效应、环境恶化及能源消耗等问题日趋严重,节能减排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在这种形势下,对于控制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等问题,人们更进一步加大了对电动车轻量化的研究,针对解决电动观光车的续航里程短的问题也提上了日程。但是,电动车的轻量化并不是单一的对车辆进行减重,而是要同时考虑性能参数、加工成本、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目的利用脑电与功能磁共振联合检查技术(Simultaneous EEG and fMRI recordings,EEG-fMRI)对全面性癫痫的癫痫网络及部分性癫痫致痫灶定位进行研究,探讨EEG-fMRI技术在癫痫机
2015年以来,诸暨市根据浙江省和中央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的有关政策精神,积极探索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先后出台《诸暨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规范性家庭农
《文翼》是清代后期的著作,主要体现了吴铤的文章学思想,该书涉及内容广泛,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到作文之法,从阅读到材料积累,都做出了经典的论述,虽然书中的言论观点有很多都是在前人论说的基础上进行引申、补充、修正,但是吴铤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创新,有很多值得后人借鉴的新观点。本文着眼于对吴铤《文翼》的整体研究,分析吴铤的文章学思想体系,论文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从吴铤的家世、生平、著述及其思想
目的:目前将带状疱疹伴发的疼痛统称为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oster associated pain,ZAP),其发病机制复杂,对ZAP特别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治疗方
缺血性脑中风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目前,脑中风疾病的治疗主要针对血管及其内容物状态的改变,而针对胶质细胞的治疗相对较少。已知小胶质细
留学生作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的纽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科学近代化的发展。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回国后将自己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中国各行各业的实践中,报效祖国,为祖国的
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是当今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远程医疗背景下,动态心电监测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和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
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运用。要想农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农业技术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就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
后稷弃自出生起就充满着十分神秘的色彩,被尊称为农耕始祖、农神和周人先祖,从西周开始便受到帝王与百姓的尊崇与祭祀,历经千年而不衰。稷王信仰至今仍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农业文明、农耕精神和农业经济的象征和代表。从古至今,运城地区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稷王信仰却从未消退,一直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是构成当地民众民俗生活的重要部分。因而对运城地区的稷王信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