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以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OCPD)是一种专注于追求细节、完美,以及精神和人际关系的控制,不惜牺牲灵活性、开放性和效率的精神障碍。虽然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上是独立的精神疾病,但它们的核心症状常有重叠,使得在临床上鉴别两种疾病比较困难。当前执行功能是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关于执行功能的研究有很多,大部分的精神障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执行功能损伤,其中包括强迫症和强迫型人格障碍。因此本研究利用认知神经心理学测试,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之间执行功能的差异,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行为学及电生理方面的证据。方法:研究一:利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爱荷华博弈测试(IGT)、骰子测试(GDT)对31例强迫症患者,33例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33例正常对照的认知灵活性和决策功能进行测试。三组被试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相匹配。同时利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来评估强迫症疾病严重程度。研究二:利用停止信号任务对21例强迫症患者,20例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20例正常对照的反应抑制能力进行测试,并利用Neuroscan ERP记录与分析系统来记录分析被试的行为学与脑电数据。三组被试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相匹配。结果:研究一:WCST中OCD组的总错误数、持续性反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均大于OCPD组与HC组,且达到统计学差异水平(P<0.05)。IGT中,OCD组和OCPD组的block3,block4,总净得分均低于HC组,且达到统计学差异水平(P<0.01)。分别对三组被试的决策进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OCPD组(P<0.05)和HC组(P<0.01)不同block的净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CPD组的block3至block5的净得分均大于block1(P<0.05),HC组的block2至block5的净得分均大于block1(P<0.01)。OCD组不同block的净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T中,三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二:(1)行为学结果:OCD组比OCPD组和HC组的Go信号反应时间要长,有统计学意义(P<0.01)。OCD组的Stop信号反应时间比OCPD组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电结果:N2平均波,组间主效应不显著;N2潜伏期,OCD组比HC组短(P<0.05)。OCD组的Go-P3波幅在F3,F4,FZ,C3,C4,CZ点上显著大于OCPD组与HC组(P<0.05);OCD组的Stop-P3平均波幅在F4,FZ,C3,CZ,P3点上显著大于OCPD组与HC组(P<0.05)。P3潜伏期组间主效应不显著。结论:研究一:强迫症患者的认知灵活性差于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强迫症患者和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在风险不明确情境下的决策功能均存有缺陷,但同时二者的决策模式不同。在风险明确的情境下,二者的决策功能均完整。研究二:强迫症患者抑制能力比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差,强迫症和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正常人的Go-P3和Stop-P3成分存在差异。